恩施的垃圾去哪兒了?這裡有圖有真相

恩施的垃圾去哪兒了?這裡有圖有真相

乾淨靚麗的公路

恩施的垃圾去哪兒了?這裡有圖有真相

環衛工向進照正在清理綠化帶中的垃圾

4月11日一早,住在恩施市太陽河鄉青樹子村的郭家泉,騎著三輪車載著自己精心挑選的萬年青、幸福樹,一路奔馳在網紅公路“十大拐”上。

層層薄霧縈繞山間,猶如仙境。走完“十大拐”,眼前浮現的是一棟棟特色民居,錯落有致地鑲嵌在寬敞乾淨的道路兩旁。郭家泉輕踩剎車,感受著家鄉的巨大變化。

郭家泉家住在村委會旁,前些年他在屋旁用木頭和塑料薄膜搭了個簡易棚子,用來堆放垃圾和柴。時間久了,不論天晴下雨,棚子裡都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後來村裡召開屋場會,提倡大家搞好自家環境衛生,共建美好家園。郭家泉回家後就主動把棚子拆了,把垃圾全部清理運到指定垃圾池。自己整理出一間房來堆放雜物。

“我也要像宋道玲一樣,向十星級文明戶奮鬥。”郭家泉心裡暗暗下定決心。

卸車、裝盆、修剪、造型……一到家,郭家泉沒來得及喝口水就忙著張羅自己的“綠寶貝”。短短的一小時,乾淨平整的庭院裡就添了幾抹綠,充滿了生機。

不遠處有一戶叫李連兵,之前也喜歡將柴火亂堆亂放,自從村裡搞環境整治後,房前屋後清爽多了。如今,他庭院裡的桃花、梨花爭奇鬥豔,粉嫩多姿。

“以前村民沒有講衛生的習慣,路邊上都處都是垃圾。現在好了,只要清理一下路邊的樹葉,工作量小多了。”村裡的保潔員向進照笑著說。

為了治理村裡的衛生問題,青樹子村多次召開群眾會,發放公開信,引導廣大群眾廣泛參與,提升村民環境意識,營造濃厚的“美麗鄉村”創建氛圍。

購買社會服務,聘請貧困戶為保潔員,在道路周邊實行全天候保潔,徹底清理亂貼、亂拉、亂掛現象;“戶清掃、組收集、村集中、鄉清運”,四級管理機制,環環相扣。

“群眾素質高一分,家園形象美十分”,月檢查、季評定,掛牌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全體村民比、學、趕、超,文明素質得以提升,愛護環境成為習慣。

“裡頭外頭搞乾淨,舒服的也是自己嘛。”宋道玲站在整潔的院子和“十星級文明戶”的獎勵前,臉上掛滿了笑容。

2016年7月1日起,太陽河鄉開始在全鄉範圍內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燃燒秸杆、雜草及垃圾,隨處可見的鮮紅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告牌,公路沿途的“六城”同創標語,廣為流傳的村規民語,太陽河鄉正在逐步形成人人思進、爭先向善的良好社會風氣。

“村裡每次舉辦完活動,大家都會隨手將垃圾帶走,熱鬧過後並沒有留下一地‘喧囂’。”青樹子村委會副主任向作洲說。

“不光是舉辦活動,今年過年我們也輕鬆了不少,沿路基本上沒得麼子垃圾。”保潔員向進照一邊清掃街道,一邊感嘆道。

護寧靜、淨空氣。環望太陽河,道路兩側綠樹成蔭,清澈河水潺潺流動,田野風光一覽無餘,在乾淨整潔的大環境中,人們心情愉快了,鄰里和睦了,鄉村自然更美了。

全媒體記者 趙盛迷 童秀清 通訊員 姚瑤

總編:滕義 編審:田仁超 編輯:李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