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美國對俄制裁 俄打算以軍事和戰略手段回應

【俄羅斯龍報網】“俄方將以與美國相似的軍事和戰略措施來回應美國。”俄羅斯國家杜馬金融市場委員會主席阿納託利·阿克薩科夫說。

俄羅斯《真理報》網站發表了題為《俄羅斯準備用軍事和戰略手段對付美國的新制裁》的報道。

由“經濟戰爭”轉向軍事限制

近期,俄羅斯的處境很不樂觀,美國不僅宣佈要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而且還在軍事方面針對俄羅斯作出了一系列危險行動。儘管身負重重壓力,但戰鬥民族俄羅斯並沒有屈服,而是正在制定多種針對美國的反制措施,以便從當前十分緊迫的形勢中破局出來。

8月8日,美國政府宣佈,因俄羅斯似乎在英國索爾茲伯裡使用化學武器,對該國實行新的制裁。首批制裁規定全面禁止向俄出口電子設備和軍民兩用配套產品,第二批制裁可能包括降級外交關係,禁止俄航公司航班赴美和幾乎完全停止美國對俄出口。美國務院指出,若俄保證未來不再使用化武,可避免第二波制裁。美國分批制裁俄羅斯。美方官員稱,幾乎所有俄國有企業都將受制裁波及。

10日,俄羅斯盧布匯率大跌。官方匯率顯示,盧布對美元匯率為66.28:1,比前一交易日下跌4.2%;盧布對歐元匯率為76.82:1,下跌4%。

应对美国对俄制裁 俄打算以军事和战略手段回应

當地時間7月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會晤。(圖片來源:新華網)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8月10日警告,俄可能把美國對俄實施新制裁視為美向俄宣佈“經濟戰爭”,將採取多方面措施予以回應。

俄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8月12日說,俄將進一步減持美國證券。“我們已把對美國經濟和美證券市場的投資降至最低水平並將進一步削減。”他表示,俄今後在貿易結算時將更多使用本國貨幣或歐元等貨幣。

北京參考消息網報道,美國定期放棄了其國際責任,包括在控制核武器不擴散領域(伊朗核協議),以及在貿易關稅和非關稅保護主義方面。

美國官員在赫爾辛基峰會後開始提出新的反俄倡議。例如,共和黨參議員約翰·巴拉索提出了一項反對俄羅斯“北溪2號”能源項目的倡議。他認為,歐洲國家需要實現天然氣進口的多樣化,選擇來自美國的有機燃料。

北京參考消息網報道,美國有關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的新法案包括針對克里姆林宮精英的措施,並禁止與俄羅斯新主權債務進行交易。

北京參考消息網援引俄羅斯《真理報》報道,俄羅斯的預算是基於每桶40美元的油價。考慮到如今油價已經超過每桶70美元,積累了儲備的俄羅斯國家福利基金近來一直在增長。因此,美國製裁在這方面的影響將微乎其微。

8月8日,美國宣佈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並表明已確定俄羅斯政府應對今年3月4日在英國對前雙重間諜斯克裡帕爾父女的神經毒劑襲擊事件負責。

北京海外網報道,首批制裁規定全面禁止向俄出口電子設備和軍民兩用配套產品,第二批制裁可能包括降級外交關係,禁止俄航公司航班赴美和幾乎完全停止美國對俄出口。美國國務院指出,若俄保證未來不再使用化武,可避免第二波制裁。此外,美國國會8月初收到規定一攬子反俄措施的法案,其中包括針對俄新的國家債務和國家銀行的制裁。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回答“莫斯科是否準備對華盛頓的新制裁作出回應,並且回應中是否會包含禁止向美國出售俄羅斯火箭發動機”時,表示俄方正在制定回應措施,並解釋分析了美國限制措施的特點。她指出,俄方毫不掩蓋地正準備做好同等報復而非想法子去改善雙邊關係、使之擺脫僵局,她表示俄方對此也感到遺憾。

北京《中國青年報》報道,據統計,2018年年初至今,俄已連續兩個月急劇減少了對美國國家債券的投資,4月俄減少了475億美元的投資,5月又減少了338億美元,最終減少至149億美元。這也是200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使得俄羅斯退出了美國33個最大的債券國行列。

8月16日,俄羅斯駐美大使館在其臉書賬戶上發佈消息稱,今年是美國武裝干涉俄羅斯100週年。

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報道,這篇加有“我們銘記”“不會忘記”標籤的文章稱:“1918年,也就是100年前,美國軍隊在符拉迪沃斯託克登陸,開啟了美國對俄羅斯的血腥干涉……200餘名美國士兵在游擊戰中喪生。”

美俄兩國軍事方面“爭吵”加劇

對於美俄緊張關係,從整體態勢看,俄羅斯相較美國而言是處於防禦和被動地位的。儘管如此,俄羅斯也採取了諸多主動和進攻性質的動作。

就在美國宣佈對俄製裁的當天,8月8日,俄羅斯媒體向外透露,俄羅斯北方艦隊一支由艦艇和補給船組成的編隊當日已從巴倫支海北莫爾斯克的主要基地駛出,向北極東部地區進發。

应对美国对俄制裁 俄打算以军事和战略手段回应

8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軍費總額達7170億美元。(圖片來源:北京環球網)

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報道,此次遠航的主要目的是確保俄羅斯聯邦在北極地區的海上航行及其他類型的海上經濟活動安全。編隊由“庫拉科夫海軍中將”號大型反潛驅逐艦、“孔多波加”號和“亞歷山大·奧特拉科夫斯基”號水陸兩棲攻擊艦、“弗拉基米爾·古馬年科”號海上拖網漁船、“伊利亞·穆羅梅茨”號破冰船、“謝爾蓋·奧西波夫”號大型海上油輪、“帕米爾”號救援拖船和KIL-143技術支援船組成。這是北方艦隊艦艇近年來第7次赴北極進行大規模航行。

此次遠航的主要目的,是確保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海上航行及其他類型海上經濟活動安全,遏制美國主導北極的野心。

有輿論認為,俄羅斯艦隊遠航帶有明顯的對美示威性質。美國認定俄羅斯在俄前特工中毒事件中違反國際法,決定對俄實施制裁。俄羅斯方面回應此舉“不友好,不可接受”。俄羅斯艦隊此時奔赴北極東部的時間與此高度重合,帶有明顯的抗議示威性質。

俄羅斯組建這樣的海上力量編隊,如此在北極地區進行這樣軍事活動。

然而,8月9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五角大樓發言時表示,俄羅斯和中國正在太空增加軍力,將太空變成軍事行動的舞臺,美國將不會比他們遜色。

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報道,彭斯表示,今天,其他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積極地嘗試摧毀美國天基系統,削弱美國在太空的領導地位。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領導下,我們將保衛我們的國家,在地球和太空建設和平的未來”。

此前有報道說,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要求國防部立刻著手組建太空部隊。他表示,美國意在取得太空領域的優勢,不會跟在俄羅斯和中國的後面姍姍而行。

儘管根據國際協議,只禁止在太空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外層空間部署武器。

然而,美國當地時間8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軍費總額達7170億美元,創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以來新高。

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就美國新授權法案一事表示,莫斯科對美國在新國防預算中用於軍事目的的創紀錄撥款感到不安。

北京環球網援引俄新社報道,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表示,美國軍費大增本身就是一個令人警覺的現象,同樣令人警覺的是法案還包含了一系列俄美關於軍備控制的雙邊協議條款。美軍預算的空前增長摧毀了國際安全體系,目的是展開新一輪軍備競賽,美國正在尋找藉口破壞戰略穩定和國際安全。

新華網援引俄新社報道,法案撥款63億美元支持美國在歐洲地區的軍事行動,增加在與俄羅斯接壤地區的軍事存在,和北約盟國一起採取軍事措施應對俄羅斯。該法案還撥款50億美元用於遏制俄羅斯。根據法案,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飛行武器和2.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比去年多5000萬美元。俄塔斯社14日報道稱,法案還規定,華盛頓將凍結與莫斯科在《開放天空條約》框架內的合作,直到後者重新遵守該條約。

应对美国对俄制裁 俄打算以军事和战略手段回应

烏克蘭聯合北約多國在黑海軍演,俄羅斯不願其成為北約成員國。(北京環球網)

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向媒體表示,美國及其歐洲盟友故意違反《中導條約》,包括部署MK-41垂直髮射系統。

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報道,里亞布科夫說:“至於《中導條約》,情況很明顯,美國及其歐洲盟友故意違反條約,包括在歐洲國家境內部署可發射陸基巡航導彈的MK-41垂直髮射系統。”

俄羅斯外交部還表示,俄羅斯在銷燬化武方面盡職盡責任何懷疑俄在銷燬化學武器方面盡職盡責的做法都不可取,也不可接受。華盛頓對俄製裁行為對《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完整性造成威脅,對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威信造成損害,俄方在執行銷燬化學武器國家計劃期間曾與該組織緊密合作過。

新華網報道,愛沙尼亞國防部8月7日表示,當天一架正在愛沙尼亞東南部,即靠近俄羅斯邊界處執行空中巡邏任務的西班牙空軍颱風戰機,向北部方向誤射了一枚中程空對空導彈。內部裝載有5到10公斤炸藥,射程為100公里左右。

另外,北約成員國立陶宛在卡茲盧魯達市將建設首個符合北約標準的軍用航空靶場,該靶場距離立俄邊界僅60公里。俄新社8月13日稱,美國海軍第六艦隊發佈消息稱,該國裝備“宙斯盾”反導系統的“卡尼”號驅逐艦12日駛入了黑海。俄軍事專家利托夫金稱,美國的目的是在這一地區製造緊張局勢。

近些年來,北約“東擴”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步步緊逼俄羅斯。在7月舉行的“普特會”上,普京再次向特朗普強調,希望北約不要吸收烏克蘭及格魯吉亞作為成員國。特朗普並未理會普京的請求,反而加大了對格烏兩國的支持。有了北約盟主的支持,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動作也是越來越大。

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報道,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7月5日在國家安全與防禦委員會會議上籤署國家安全法。該法律規定,國家安全主要利益之一是加入歐盟和北約。

無獨有偶,格魯吉亞與北約美國和北約國家也是動作頻頻,格魯吉亞、美國等13個國家8月1號起在格魯吉亞境內舉行代號“高貴夥伴”的年度聯合軍演。

北京中國之聲報道,8月1日至16日,代號為“高貴夥伴”年度聯合軍演在格魯吉亞舉行,美國、英國、德國、愛沙尼亞、法國等9個北約成員國以及格魯吉亞、烏克蘭、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等4個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參與國參加演習,3000多名軍事人員參加。

有專家分析認為,格魯吉亞在軍事、政治等多個領域與北約的關係日益密切,這勢必引發俄羅斯的不滿,但“高貴夥伴”演習的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對此表示,北約東擴對俄是威脅和挑戰。

俄羅斯《生意人報》7日刊登了對梅德韋傑夫的採訪。梅德韋傑夫說,蘇聯和華約早已解體,兩大軍事集團對抗的情形早就不存在,北約甚至連繼續存在的必要都沒有了。然而,北約卻在不斷東擴,俄對此不會無動於衷,這對俄來說是威脅和挑戰。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8月14日,俄羅斯國防部透露,在明斯克正要舉行的獨聯體成員國國防部理事會協調委員會會議上,獨聯體各國國防部代表將討論關於發展獨聯體國家防空以及統一反導系統的問題。參加此次會議的有俄羅斯、亞美尼亞、白俄羅斯等國國防部代表團、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聯合參謀部代表、俄羅斯軍工企業代表、獨聯體成員國防空問題研究基層組織負責人。

很明顯,這些與俄羅斯同根同源的獨聯體國家此次在防空問題上達成共識,相當於確實為俄羅斯對抗美國打了一針“強心劑”。面對咄咄逼人的美國,俄羅斯尋求他國的幫助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8月13日,在已經結束的裡海5國首腦會議中,簽訂了一份《裡海法律地位公約》。該公約十分明確地指出,非區域國家的武裝力量不得在此建立軍事基地。毫無疑問,美國作為一個北美國家,想在裡海沿岸建立軍事基地的可能性便被徹底排除了。這對熱衷於在世界各地爭取軍事存在,並樂於煽風點火的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個較大的打擊。

美俄關係緊張由來已久

美國不斷加大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俄羅斯不僅受影響越來越小,反而慢慢走出了困境。

比如,特朗普政府威脅要制裁參與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2”項目的公司。有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政府一直向德國政府施壓,企圖迫使德國放棄“北溪-2”項目並停止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進而使歐洲國家進口美國天然氣。

不管是蘇聯還是俄羅斯,美國都視它為對手的根本原因在於它們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是實力上僅次於美國的強國。

北京中國軍視網報道,自二戰後成為世界上實力最強的超級大國後,美國是不想看到實力僅次於它的二號強國存在的,一定不會讓實力僅次於它的二號強國順利發展的,一定要極力想辦法削弱這樣的國家存在,以維護霸主地位的穩定。

當今,即便俄羅斯總體實力與美國相差較大,俄羅斯卻是軍事實力僅次於美國的國家。美國是以軍事手段發展起來的霸權國家,也是以軍事手段維護霸權的國家。

從目前全球的軍事形勢看,俄羅斯受到美國的軍事壓力是最大的。突出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一是美國主導的北約仍然視俄羅斯為主要對手。美國推動北約東擴主要是針對俄羅斯的,並且通過東擴不斷吞食俄羅斯勢力範圍,削弱俄羅斯的影響力;二是從俄羅斯周邊施加軍事壓力,如在太平洋方向,美國不斷慫恿日本在島嶼爭端問題上挑釁等方式向俄羅斯施加軍事壓力,向韓國部署薩德導彈,在日本北部地區部署陸基宙斯盾導彈系統等;在中亞地區,美國通過阿富汗戰爭楔入其軍事存在,並不斷增大軍事存在。

與此同時,通過軍事援助,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等方式增大美國在蒙古國的軍事存在;在俄羅斯西部和西南方向,美國則通過擴大北約對俄羅斯施加壓力,聲稱北約第30個成員國將是格魯吉亞,俄羅斯軟腹部或將被美國又捅上一刀;北極地區,美國慫恿盟國等增大軍事存在;三是美國親自出馬,與俄羅斯展開真刀真槍的軍事較量,如在黑海地區、波羅的海地區,美俄兩家艦機經常近距離博弈,企圖達到威懾俄羅斯的目的。

通過這種觀察,人們不難看到,俄羅斯受到美國的軍事壓力是最大的。這也是俄羅斯同樣把美國作為頭號對手的主要原因。這也是美俄兩家在歐亞大陸呈現全面攻防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