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47性能出众,那么我军当初究竟为何不装备?

相信绝大多数人对于AK-47突击步枪不会陌生,即便目前俄军相继诞生了AKM、AK-74以及AK-12,但是依旧难以超越目前AK-47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和热度。

AK-47性能出众,那么我军当初究竟为何不装备?

AK-47在1947年正式量产,而AK则是根据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本人姓名拼写而来,因此取名AK-47。由于AK-47枪身短小、射程较短,因此较为适合近战使用。更为重要的是,AK-47造价较低,维护、操作、保养十分简单,但是枪支性能却异常出众,因此广泛流行在世界各国以及地区。甚至已经成为了枪战题材游戏,以及战争电影中必不可少的主要道具。综合上述优点,那么我国在建国后,我军为何不大范围列装AK-47呢?

AK-47性能出众,那么我军当初究竟为何不装备?

在建国后由于和老大哥关系十分友好,因此我军想要大量、低价引进AK-47是相当简单的事情,然而考虑到我军人数规模庞大,即便是以造价出售,那么也是一笔巨款。

并且相比现成的AK-47,我军更为看重的是AK-47的设计图纸以及制作工艺。而这一要求起初却遭到了拒绝,但是在随后我国还是拿到了AK-47的设计图纸,并且开始在AK-47的基础上进行仿造,并且是一系列的。

AK-47性能出众,那么我军当初究竟为何不装备?

首先在AK-47的基础上,我国研制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款56式冲锋枪,并且在1956年定型量产。随后在苏SKS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了56式半自动步枪。以及在苏RPD轻机枪(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盘鸡”)的基础上研制出了56式轻机枪。虽然仿制以及改进的过程较为艰难,但是我国军工人员突破重重困难,最终不仅保留了苏式枪械所有的优点,并且加以改进升级。更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军工行业还因此获取了宝贵的制造经验。

AK-47性能出众,那么我军当初究竟为何不装备?

综合上述所说,我军之所以未能大量采购AK-47突击步枪有两大原因,首先是军队人数规模庞大,建国之初的军费根本不允许。而另一方面,相比直接获取武器装备,我军更为看重的是制造技术,因为一旦大量采购外军枪械,那么枪支的零部件以及保养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正是由于我国早期便已经认识到了军工部门独立自主的重要性,陆海空三军才能取得如今辉煌、举世瞩目的锐变以及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