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台區:發揮「旅遊+」帶動功能 建設美麗鄉村助脫貧

陽光網-陽光報(記者 楊澤星)8月16日,銅川市印臺區金鎖石林景區內,前來旅遊的遊客絡繹不絕,農家樂的生意也是紅火不斷。“多虧了開辦這個農家樂,現在是日子越過越好了!”家住金鎖關鎮何家坊村的貧困戶孫軍林開心的說。

印臺區:發揮“旅遊+”帶動功能 建設美麗鄉村助脫貧

貧困戶孫軍林的“一家人飯館”

孫軍林家就在金鎖石林景區山腳下,五十來歲的他由於自身腿部患有殘疾,既無法下地乾重活又不能外出務工,二十歲的兒子在外打工謀生計,家裡的生活開銷就靠妻子一人耕種玉米維持著。2015年被列為貧困戶之後,幫扶幹部分析老孫家的實際情況後,認為開辦“農家樂”是一條可行的路子。

“娃當時在天津的飯店給人家當幫廚,我一直想讓娃回來,但是沒個營生也不行。後來幹部建議我開農家樂,剛好我心裡也有這個想法。”孫軍林與幫扶幹部的想法不謀而合。說幹就幹!幫扶幹部前前後後跑手續、辦證,孫軍林的“一家人”農家樂終於開了起來。“開張那天我心裡肯定高興啊,不管咋個說,咱願意弄,人家幹部願意幫,咱也想靠著這個早早脫貧,把日子過起來!”

印臺區:發揮“旅遊+”帶動功能 建設美麗鄉村助脫貧

孫軍林的妻子正在揉麵,為前來吃飯的客人準備麵食

“一家人”農家樂不光是將前來遊玩的客人當作一家人一樣對待,也寓意著幫扶幹部像自己家裡人一樣,對自己真誠的幫扶。孫軍林說,“遊客為啥能到咱家來吃,就是因為衛生乾淨,而且口味好,要讓遊客來到咱這裡有家的感覺。”紅糖核桃包子、玉米麵漏魚、臊子面等等都是“一家人”的特色,來往的遊客吃了後都讚不絕口。僅靠著開辦農家樂這一項,孫軍林一家年收入就達到了3、4萬元左右。用孫軍林的話來說,“不光收入穩定了,娃也能找下媳婦了。”

貧困戶牛文剛也是石林景區開發的受益者,16日下午13時,記者採訪時,他正在景區內進行保潔工作。“媳婦在景區當保潔員一月掙1500元,我在景區搞建築,一月掙3000來元。”牛文剛告訴記者,以前外出打工心裡不踏實,兩個老人年齡都大了。現在好了,在家門口就能工作,隨時還能回家照看老人。平常午休時間沒事的時候,他也會來幫助妻子打掃衛生。“有了穩定收入了,人心也就踏實了。”

印臺區:發揮“旅遊+”帶動功能 建設美麗鄉村助脫貧

印臺區:發揮“旅遊+”帶動功能 建設美麗鄉村助脫貧

貧困戶牛文剛在石林景區幫助妻子做保潔工作

據何家坊村黨支部副書記楊亞林介紹,依託金鎖石林景區的優勢,金鎖關鎮何家坊村探索出一條旅遊帶動多種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的路子,讓貧困戶在享受政策的同時獲得六大收益。不光通過土地流轉獲得每年每畝600元的收益,貧困戶還可以在景區務工賺取務工費,在景區小吃街經營門面房免收租金和保證金,還可以依託景區有力條件開辦農家樂,進行農副產品加工等,同時獲得移民搬遷收益。

在毗鄰金鎖關石林景區僅6公里之餘的金鎖關鎮烈橋新村,充分利用新村位於延西高速銅川北出口和唐代皇家避暑行宮玉華宮旅遊沿線重要節點的區位優勢,打造成“玉華宮景區沿線接待站”、“北線旅遊的重點補給站”。

印臺區:發揮“旅遊+”帶動功能 建設美麗鄉村助脫貧

金鎖關鎮烈橋新村

走進烈橋村,記者看到一排排小洋樓整齊劃一,乾淨整潔的村文化廣場,貫通相連水泥路,家家門前寬敞明亮。通過美麗鄉村的建設,烈橋整村進行了全面綠化、美化和亮化,整個村子儼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

印臺區:發揮“旅遊+”帶動功能 建設美麗鄉村助脫貧

美麗鄉村建設成果下的烈橋村文化廣場

“只有發展特色才能讓大家實現脫貧。”烈橋村村主任耿春俠介紹,經過鎮、村調研、考察後,在幫扶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7月成立了茶樹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採用“黨支部+公司+貧困戶的模式”,租用群眾的閒置房屋,按照不同風格的套房進行統一裝配,發展高端生態養老、休閒避暑項目。推動全村群眾共同發展,並對入股的37戶貧困戶,按照公司效益每年進行分紅,有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我在茶樹源公司入股,光一年分紅就能拿5000元,政府還給提供了安全住房,我心裡真正是感激的很。”今年43歲的廖兔娃是烈橋村貧困戶,提到幫扶幹部對他的幫助,他心裡的那股子感激勁兒寫在了眼睛裡。

提到廖兔娃,村裡都誇他是十里八村遠近聞名的大孝子。廖兔娃的父母均是七十多歲的高齡,父親常年臥病在床需要人伺候,母親耳背眼花平常也幹不了啥活。多年來為了照顧父母,廖兔娃未能外出務工改善家境,導致生活一直貧困,四十來歲還未能成家。

為了幫扶廖兔娃一家,按照政策村上給他家蓋了新房子,還提供了保潔的公益崗位,通過村裡的茶樹源公司,每年給5000元的分紅。“我很感激政府,現在村裡條件這麼好,我也要好好努力。我村是美麗鄉村示範村,每年到夏季遊客特別多,我計劃後面做手工掛麵,先免費讓村裡人品嚐,好的話再進行推廣。讓外地遊客來品嚐我們當地的特色美食。我要爭取早點脫貧,幫助那些更加需要幫助的人!”廖兔娃說到。

印臺區:發揮“旅遊+”帶動功能 建設美麗鄉村助脫貧

烈橋村圖書室中部分文化活動掠影

村主任耿春俠告訴記者,自烈橋村開展美麗鄉村、文明家園活動來,村風民風更加純樸,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把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與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群眾的日子是越過越好,幸福指數感也進一步有了提升。下一步,我們不光要讓全村貧困群眾順利實現脫貧摘帽,更要讓群眾過上‘城裡人’的好生活,要讓群眾紅紅火火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