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促改」做一名「讓黨放心、讓人民信賴」的紀檢監察幹部主題徵文(1)

「以案促改」做一名“讓黨放心、讓人民信賴”的紀檢監察干部主題徵文(1)

作者 張永立


“我”的樣子

我是父母的兒子,三十一年之後,我慢慢懂得了“孝子”的樣子。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孝順孝順要孝也要順;行孝要及時,因為從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否則就會空留遺憾悔恨。

我是女兒的父親,一年多之後,我慢慢學著做“父親”的樣子。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的陪伴也是她安全感的來源;我要每日精進做更好的自己,因為身教勝於言傳,我若不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能是緣木求魚、竹籃打水。

我是一名轉業軍人,半年多來,我仍記得“軍人”的樣子,仍始終牢記我所在連隊一直傳承的連魂——“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我自豪,習主席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專門指出了人民軍隊“三個不相信”的英雄宣言 。現在,我雖已脫去軍裝,但我熱血未涼,我還是一個兵的樣子。

而今,我成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剛開始,我只是模糊認為紀檢監察干部的樣子應該是不畏強權、鐵肩擔道義,應該是目光如炬、讓碩鼠鉅貪無處藏身等等。有幸參與市監察體制改革全過程,看到很多領導、同事為了順利推進監察體制改革加班加點、憔悴疲憊的樣子,想起女同事辦公室裡視頻看小孩兒在醫院輸液偷偷抹淚兒的樣子,對照“歷史上的監察官”剛正不阿、為民請命的樣子,我也在心裡慢慢勾勒出“我”的樣子。

“我”的樣子是忠誠。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革命形勢的發展使建立一個維護黨性黨紀的專門機構,已經成為黨的建設發展的緊迫任務,中央監察委員會應運而生。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10位成員,先後有8位英勇犧牲,1位失蹤,只有1人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和發展,卻無一人叛黨投敵。忠誠,是他們在血與火的考驗中的樣子,也應該是“我”的樣子。

“我”的樣子是擔當。無論是監督調查處置還是監督執紀問責,紀檢監察干部乾的都是“得罪人”的活兒。敢於擔當,是使命的召喚、人民的期望和崗位的需要,如果工作中,不敢較真碰硬,遇到困難繞著走,不敢鐵面執紀,得到的是個別人的“感激”,失去的就是群眾的失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一種擔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一種擔當,“雖千萬人吾往矣”也是一種擔當。《歷史上的監察官》欄目中,“瘦馬御史”錢灃、“鐵面御史”郭琇等,因擔當而無私、因無私而無畏,所以才能彪炳青史。作為紀檢監察干部,擔當就是“我”的樣子。

“我”的樣子是慎獨。小洞不補,大洞難堵;小患不防,大患難擋。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不管是其他黨員幹部還是紀檢監察干部的墮落腐化,都是一個不斷髮展變化、逐漸蛻化的過程,所以我應該時時給自己敲敲警鐘,緊繃法紀之弦、常思戒尺之痛。唐朝詩人杜荀鶴曾著《涇溪》: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感覺沒有問題時,反而最容易發生問題,所以我不能對別人眼中習以為常的迎來送往、人情事故等小節見怪不怪,而是要時刻保持慎獨的狀態。

“我”的樣子是自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認清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哪,才能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才能不隨波逐流,才不會羨慕別人一擲千金的瀟灑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隨意任性。當面對不懷好意的腐化拉攏、虛於委蛇的吹捧奉承時才不會得意忘形、肆無忌憚,而是多了些定力和堅守,才能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注:本文作者張永立,轉業前所帶的連隊——“楊根思連”,老連長楊根思是全軍特級戰鬥英雄,是電影《英雄兒女》裡王成的原型。該連是全軍唯一一個以英雄姓名命名的連隊,也是全國首個大型國防教育欄目《真正男子漢》的首拍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