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幫助8個美國人當上總統,她有什麼故事

傳奇|幫助8個美國人當上總統,她有什麼故事

3月30日,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遺孀陳香梅在華盛頓家中過世,享壽94歲。20世紀60年代,陳香梅在美國聲譽鵲起,肯尼迪總統委任她擔任進出口貿易之職,是第一位能夠進入白宮工作的華人。此後的八位美國總統,皆委任她出任聯邦層級的政策顧問,成為美國政府政治圈內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之一。

仰慕英雄,衝破世俗

陳香梅出身名門,她的外祖父廖鳳書與廖仲愷是兄弟,廖承志是她的舅父。她19歲成為“中央社”第一任女記者,在釆訪陳納德將軍時,陳香梅為他的英雄氣概以及打擊日本法西斯、支援中國人民抗戰的正義感深深打動,敬佩不已。因仰慕抗戰英雄,成就了“飛虎將軍”陳納德與中國少女陳香梅的一段忘年情緣。22歲時陳香梅衝破世俗和家族的重重阻力,毅然與年長自己33歲的美國將軍陳納德相戀,結合,成為當時上海街頭巷尾市民議論的大新聞。

陳香梅說:“陳納德是唯一的自始至終參加中國抗戰的美國將軍。他在華創建的‘飛虎隊’,以桂林秧塘機場為前沿基地,用美軍標準訓練中國空軍,痛擊日本戰機,給日本空軍以沉重打擊,戰績輝煌,威震敵膽。最初飛虎隊只有45人,到後來發展到400餘人,其中200多人在抗日戰爭中獻出了生命。至抗日戰爭結束時,這支隊伍共擊落、擊毀日機2600架,擊沉、擊傷敵艦船44艘,擊毀軍用商船223萬噸位,擊斃日軍66700人,從根本上奪回了制空權。”這是多麼顯赫的戰績啊!陳納德將軍因此揚名世界。

陳納德將軍於1945年8月8日離開中國,在中國共生活了8年2個月零8天。1958年7月27日,陳納德將軍逝世。

傳奇|幫助8個美國人當上總統,她有什麼故事

步入白宮,從容參政

陳納德一生清廉,沒有留下多少財富。他謝世後,才三十出頭的陳香梅帶著兩個女兒,思緒一片迷惘,她說自己猶如落水者想抓一根救命稻草。痛定思痛,堅強的陳香梅決定開闢屬於自己的天空——她雖以自己是陳納德將軍的夫人為傲,卻不願只是依賴陳納德的名聲。

在美國種族歧視的白人世界裡,只有堅持、勤奮、勇氣和忍耐,才能站住腳。香梅女士在華盛頓喬治亞城大學城編寫中英文字典,並學習演講;她以個人經歷和中國問題為題,在全美作巡迴演講;她的自傳體英文版的《一千個春天》在紐約出版後,很快成為暢銷書,一年之內重印20次。

陳香梅步入美國政壇,純屬偶然。陳香梅才能出眾,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想將她羅致旗下。此時共和黨成立所謂的少數民族委員會,希望她入黨做少數民族工作。陳香梅提出一個先決條件,誰能夠把車位給她拿回來,她就加入哪個黨。原來,陳香梅在學校工作,本應屬於她的車位,學校卻配給了白人,這讓她難以接受。後來,共和黨幫她要回車位,她就信守諾言,加入了共和黨。

從此以後,陳香梅從容步入華人參政的社會。四十多年來,她先後成為白宮肯尼迪、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等八任總統的朋友。她最早出任肯尼迪政府難民救助總署主席,成為第一位進入白宮的華裔官員。尼克松政府時,她出任共和黨行政委員和財務副主席。以後,她又以驚人的勇氣和毅力進軍政界、商界,孤身奮鬥,百折不撓,成為美國當時最成功的華裔女性。

陳香梅總愛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走到哪裡就成為哪裡的亮麗風景。她女兒陳美麗告訴我,小時候她問母親為什麼總要精心打扮,母親說:衣著很重要,漂亮得體會吸引別人的目光,在白人的統治地方,更要讓他們感到華人是美麗而有教養的。陳香梅經常出席美國參眾兩院等的重要會議,穿得豔麗一點,會議主持者就會注意到,當你舉手時,你才有機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政見,讓社會了解你的想法,更好地為公眾服務。

傳奇|幫助8個美國人當上總統,她有什麼故事

穿梭兩岸,溝通中美

陳香梅在海峽兩岸及中美兩國間知名度之高、活躍時間之長,恐怕無人出其右。鄧小平曾說:“美國有一百位參議員,但只有一個陳香梅。”

自尼克松總統叩開中國大門後,中美關係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陳香梅回憶自己1980年第一次回中國的情景時說:“當時里根剛當選美國總統,希望和中國有所溝通,我成為這方面合適的人選。”

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兼僑委會主任的廖承志先生,和陳香梅早有書信往來,一別30年,他很想見一見這個時任美國共和黨少數民族全國主席的外甥女。新中國駐美第一任大使柴澤民帶來了鄧小平的請柬,邀請陳香梅訪問北京。陳香梅立刻向里根報告,里根任命她為總統特使。於是陳香梅帶著里根的親筆信訪問北京。爾後的歲月,只要中美之間發生摩擦,人們總能看到陳香梅矯健的身影,她參與和見證了眾多重大歷史時刻,成為中美交流的友好使者。

海峽兩岸同胞交往如今成為常態,而且實現了直航。但當時由於人為的因素,兩岸同胞骨肉分離,天各一方,被整整封閉隔絕40年。“聽說,開放海峽兩岸探親最早是您提出來的,是嗎?”對這個問題,陳香梅略有所思後說:“開放海峽兩岸探親是我在同蔣經國先生會見時正式向他提出的。我對他說,很多人從大陸來臺已四十年了,多數人已垂垂老矣,他們在大陸的親戚、長輩也是七老八十的人,如果不讓幾十萬1949年從大陸來臺的人回家鄉看看,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了,這在歷史上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起初蔣經國對探親的答覆是‘此事牽涉很大’,沉默片刻後他又說‘可以考慮考慮’。後來我到中國大陸,向鄧小平先生以及其他領導人提出同樣的問題,北京方面明確表示可以考慮。”經過陳香梅多次傳話,最後終於開放了臺灣往大陸探親訪友。陳香梅說:“這件事使我非常高興,許多認識與不認識我的臺灣同胞,都寫信向我道謝。當年接受我的建議並作出開放兩岸探親決定的蔣經國先生,生前多次流露想回大陸祭掃母親墓的願望,但最終仍未實現,這真是人世間的一件憾事。”

“我相信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擋兩岸同胞的交流,海峽兩岸一定會統一,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陳香梅滿腔熱忱地希望兩岸年輕人多交流,增加文化認同感,讓偉大的中華民族永遠屹立在世界東方。(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錢漢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