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山東,東部爲何叫「膠東」而非「魯東」?關於「膠東」那些事

為什麼山東東部被稱為膠東呢?我們一起看看關於膠東的那些事。

大家都知道山東被稱為“齊魯大地”,這是因為山東這個地方在春秋時期有兩個諸侯國,分別是齊國和魯國,“齊魯大地”就是這麼來的,此外,山東這個名字也是因為在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齊魯山東,東部為何叫“膠東”而非“魯東”?關於“膠東”那些事

我們都知道山東簡稱“魯”,那麼山東東邊的地區按道理說應該叫“魯東”,為什麼叫“膠東”呢?我們先來說說膠東地區,膠東地區三面環海,西接山東內陸,東隔黃海與日本、韓國相望,北面是渤海海峽,通常指青島、威海、煙臺地區。膠東半島也叫山東半島,是我國最大的半島。

齊魯山東,東部為何叫“膠東”而非“魯東”?關於“膠東”那些事

作為行政稱謂,以膠東命名的最早追溯到秦朝時期的膠東郡,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位於膠萊谷地以東而得名。西漢時期曾設立膠東國,抗日戰爭時期,在膠東又設立了膠東行署,所以膠東多是一個地域稱謂,所以要想弄清楚膠東地區的發展由來就不得不瞭解一下它的歷史變革。

齊魯山東,東部為何叫“膠東”而非“魯東”?關於“膠東”那些事

夏朝時期,有許多方國與部落,膠東地區有被封“過”國,過國在今萊州城北地區,這是膠東地區最早的封國了。商朝時期,膠東地區被稱為萊國,據史書記載夏商時期膠東被稱為萊夷,萊是東夷大國,萊國滅亡以後,齊國的土地面積擴大了一倍以上,這說明了萊國曾佔據了膠東的絕大部分區域,雖然關於萊國中心區域的說法有很多,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萊國的絕大部分區域就是在膠東。

齊魯山東,東部為何叫“膠東”而非“魯東”?關於“膠東”那些事

秦朝時期,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後,天下被分為四十六郡,膠東地區則被設立為膠東郡,這是歷史上第一個以膠東命名的行政建置,到了秦末漢初,項羽封膠東為膠東國,國都為即墨。東漢時期,全國重新劃分郡、縣,撤銷州刺史,由州牧領導一州,膠東國和北海郡合併為北海國。三國時期,膠東地區由曹魏管轄,魏在行政區的劃分上實行的仍是州、郡、縣,東萊郡仍有青州管轄,只是原北海國的昌安、高密、安丘等南部縣劃歸了城陽郡。

齊魯山東,東部為何叫“膠東”而非“魯東”?關於“膠東”那些事

再到後來,抗日戰爭勝利,1945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領導膠東、魯中、魯南、渤海、濱海等五個行政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膠東地區的行政區又做了幾次調整,現膠東地區分屬山東省的青島市、煙臺市、威海市。

關於膠東地區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絡上查一下相關的資料,小編就不做詳細介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