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上海市西南部,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地處滬杭經濟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位置,交通便捷,區位優勢突出,配套設施完善。園區前身為上海市松江工業區,於1992年7月正式啟動開發建設,1994年5月經批准成為上海市郊首家市級工業區。並先後於2000年4月、200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國家級松江出口加工區A區及B區,成為全國首批15個出口加工區之一,規劃面積均為2.98平方公里。2006年,經國家發改委和國土資源部公告,明確四至範圍,包含松江試點園區、松江工業區石湖蕩分區和練塘綠色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57.77平方公里。201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上海市松江工業區(含國家級松江出口加工區)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了“一核多區,一區多園”的格局。“一核”即開發區核心區(松江工業區與出口加工區A區及B區),“多區”指新橋分區、車墩分區、石湖蕩分區、小崑山分區、國際中小企業城及青浦練塘分區。“一區多園”是指將開發區核心區分成四大板塊:東部為以新興製造業為內涵的中小企業創新產業園;中部為以行業主導為內涵的外商投資集聚產業園,出口加工區為以自由貿易為內涵的綜合保稅園區;西部為以智力、智慧、智能為內涵的科技產業園。

上海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OFweek工業園

多年來,園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集約發展的道路,圍繞電子信息、現代裝備、精細化工、食品飲料、節能及新能源產業、現代物流和研發設計、文化創意、總部經濟等重點領域,以科技進步為依託,積極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壯大支柱產業,提高運行質量,不斷增強產業集聚度。截至2016年底,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域(含松江出口加工區)共批准外資企業499家,總投資122.81億美元、註冊資本55.37億美元,福特、松下、依視路、雀巢、臺積電等40餘家全球500強企業,以及NTN、凸版、ICI、普茨邁斯特等一大批地區總部、研發中心先後入駐園區。引進內資企業586家,累計註冊資本58.84億元。2016年,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工業總產值2090億元,完成工業銷售收入2201億元,完成工業利潤總額60億元,實現出口創匯247億美元,實現稅收62億元。

地理優勢

上海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上海市西南部,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地處滬杭經濟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位置,交通便捷,區位優勢突出,配套設施完善。

招商產業

目前園區的產值規模位居上海市市級以上開發區的前列,已成為上海市先進製造業和出口創匯的重要基地、外資企業的重要集聚地。在目前產業轉型、功能提升的新一輪發展要求面前,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在積極對接國家和上海市的產業發展戰略,不斷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配套功能完善,明確以智能電網、電子信息製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先進重大裝備四大高新技術產業化產業基地建設為抓手,著力培育新能源、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形成人才、資金、政策、資源聚焦,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和進行產學研合作,不斷增強產業技術、產品的先進性,推動傳統制造業不斷向產業高端發展。

其他相關

多年來,園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集約發展的道路,圍繞電子信息、現代裝備、精細化工、食品飲料、節能及新能源產業、現代物流和研發設計、文化創意、總部經濟等重點領域,以科技進步為依託,積極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壯大支柱產業,提高運行質量,不斷增強產業集聚度。截至2016年底,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域(含松江出口加工區)共批准外資企業499家,總投資122.81億美元、註冊資本55.37億美元,福特、松下、依視路、雀巢、臺積電等40餘家全球500強企業,以及NTN、凸版、ICI、普茨邁斯特等一大批地區總部、研發中心先後入駐園區。引進內資企業586家,累計註冊資本58.84億元。2016年,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工業總產值2090億元,完成工業銷售收入2201億元,完成工業利潤總額60億元,實現出口創匯247億美元,實現稅收62億元。本文來自於:OFweek工業園 https://park.ofweek.com/list-5-0-0-2.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