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塵俗世,幾時修得,心如止水不起意!

在這個追名逐利的俗世凡塵中,做到功成名就不容易,修得心如止水更難。於是我們渴望佔盡道理,卻難以理解他人;崇拜功利速成,卻不相信人生沒有捷徑。家庭,愛情,婚姻,事業一切煩惱都起源於難以心如止水。

凡塵俗世,幾時修得,心如止水不起意!

心如止水,在哲學上是很高的思想修為,代表著信念的堅守,和抵抗外界影響的境界。在中國傳統道教中是養身修性的追求目標,在佛教中是大無畏的一種最禪意,在中國的儒學中,更是寵辱不驚的心襟。

凡塵俗世,幾時修得,心如止水不起意!

花開花落,緣起緣滅,人總是為一些很快會被自己忘卻的瑣事思緒而煩惱,無窮無盡。只有具有信心、愛心和恆心,才能達到心如止水的境界。

凡塵俗世,幾時修得,心如止水不起意!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節選

安住悲心,謂眾生若能安住平等悲憫之心,則於一切有情,

見其受苦,普為救拔,令其安隱,此為有依行也。

安住喜心,謂眾生若能安住歡喜之心,見諸有情,

離苦得樂,了無憎嫉之意,此為有依行也。

凡塵俗世,幾時修得,心如止水不起意!

境隨心轉,境由心生,繁華下的冷清和虛偽是一切煩惱的開始。不要用任何惡意去揣測每個人,要知道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情非得已。

凡塵俗世,幾時修得,心如止水不起意!

繁華俗世中的一切都只是過眼雲煙,當生命終結時,終究什麼都帶不走。看破紅塵,心如止水不是消極,更不是懦弱。

凡塵俗世,幾時修得,心如止水不起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