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兒時學過的「老規矩」,你現在還記得多少?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那規矩是什麼?是管束,是制約?不是的,在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那些“老規矩”是我國禮儀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在老一輩人的口中世代相傳,卻也在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被漸漸遺忘。

你還記得小時候被逼著“食不言寢不語”的罵聲;還記得因為先動筷而被打手背的痛呼嗎?我還記得,當時心裡的那份不服氣,早已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了,現在的我很是慶幸,慶幸當時被嚴厲地教過那些“老規矩”。你呢?兒時都學過或者瞭解過哪些呢?

那些兒時學過的“老規矩”,你現在還記得多少?

第一,筷子不可立插在米飯上,因為象徵著香爐。我就記得以前老人說,這樣子是給離開的人吃的。不吉利。

那些兒時學過的“老規矩”,你現在還記得多少?

第二。吃飯入座時,一定是長者坐主位,以示尊重。其他人依次兒坐,夫妻的話,一般是坐在一起的。

那些兒時學過的“老規矩”,你現在還記得多少?

第三,不管是吃飯還是喝湯,都儘量不要發出聲音。不要說你做不到,只看你用心沒有。當然,如果是吃日本拉麵,就可以大聲一些啦。

第四,吃飯時,不能用筷子敲打碗邊。因為古時,要飯的乞丐就是這樣乞討的,我想你看電視的時候也是看到過的吧。

第五,吃飯時,要等人齊,並且要長者先動筷子。這是一種禮貌。

第六,切記不要急促的敲門,一般都是前一下,緊接著兩聲的。因為據說只有報喪才會很急促的敲門,我記得以前總聽人罵這樣敲門的人:你報喪呀?

那些兒時學過的“老規矩”,你現在還記得多少?

第七,給客人添飯的時候,一定不要問“還要飯嗎?”,要說“還添飯嗎”。至於原因就不用我多說了吧,和敲碗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第八,不許叉著腿坐,也別蹺二郎腿,尤其是女孩子穿裙子的時候,想想都不太雅觀吧。

第九, 給別人舀湯不能反手,這樣是給去世的人;茶壺嘴不要衝人,喪門人。

第十,夾菜的時候,千萬不要翻來撿去的,畢竟不是隻有你一個人吃飯。最好在做客的時候,儘量只夾自己面前的菜。

第十一,牆上的鏡子不要對著門,這樣會把門神照走的。

那些兒時學過的“老規矩”,你現在還記得多少?

第十二,“年三十晚上不可以掃地”,過年時候吃的果皮紙屑,只能用腳踩,叫踩歲,踩完歲一年平平安安。掃的話,得往家裡掃,俗稱進財。

第十三,和長輩說活或者提及的時候,要用尊稱。

第十四,遞剪刀給別人的時候,不能刀尖對著別人。

那些兒時學過的“老規矩”,你現在還記得多少?

第十五,有客人的時候,謹記茶七、飯八、酒滿。因為有句話叫“酒滿敬人,茶滿送人”,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的吧。

第十六,做客時,主人向你敬酒時,要站起來;碰杯的時候,晚輩的酒杯需要低於長輩,以示尊重。

那些兒時學過的“老規矩”,你現在還記得多少?

第十七,不要抖腿。雖然現在很多人都有這個毛病,但是我記得小時候抖腿真的是會被罵的。

第十八,食不言寢不語。這怕是大家最最熟悉的了吧,只是現在好像沒有多少人真正的食不言,寢不語了,都喜歡邊吃邊聊,更有氛圍。

其實,在很多時候,這些老規矩都歸根到一個禮字。她看似不重要,都是一些過時的老習慣、老傳統,可就是這些被我們忽視的東西,恰恰是我們日常禮儀所需要的。希望雖不能照做,卻能都知道,不讓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不然實在可惜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