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造」又雙叒叕造假!日產19款在售車型竟有一半不合格

近日,日產汽車公司承認,該公司在日本國內的五家工廠,存在“尾氣排放”和“油耗測量造假”問題。日產官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們在日本國內五座廠房進行新車的油耗和廢氣排放的最終檢測時發現,測量程序中存在不當行為,涉及19款在日本銷售的車型。

“日本製造”又雙叒叕造假!日產19款在售車型竟有一半不合格

在今年內部抽檢時日產在6家日產汽車生產工廠進行的2187輛樣品汽車中有1171輛汽車出現了數據造假,佔到抽樣總數的53.5%,再將部分不達標汽車的數值修改為正常值後,發放合格證書,出廠銷售。部分汽車在出廠前進行尾氣排放和油耗檢測時,測試指標並不滿足試驗標準,在這種條件下得出的測試結果基本無效,但卻被當作正式測試結果寫入檢測報告。

另外測試汽車行駛速度、行駛時間以及外部溫度等指標都不符合日本排放檢測規定,且檢測設備也沒有在最後車輛出廠時進行適當的校準,汽車檢查報告也是基於篡改過的數據撰寫而成。

那麼造假原因到底是什麼?

日產方面及時找出了“替罪羊”——沒有檢測知識和技能的監督員。

負責生產和開發的日產公司執行董事山內康裕在記者會上表示,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工廠沒有配備擁有檢測知識和技能的監督員。工廠的質檢員如果沒有得到合格的檢測數據,便需要時間重新檢測。因為交貨時間緊,質檢員就通過造假來提高檢測效率。

“日本製造”又雙叒叕造假!日產19款在售車型竟有一半不合格

去年,日產汽車曾曝出不具備資質的輔助檢驗員參與車輛出廠檢驗的醜聞。日本國土交通省監督發現,日產汽車部分工廠內對汽車進行終檢工作的員工中,存在公司內部等級不為汽車終檢人員的員工。更重要的是,資料顯示日產這種“無資格質檢”行為至少已經持續了20年。在當時日產汽車召回了120萬輛汽車進行重新檢測,並暫停了日本本土6家裝配廠生產,以解決質檢違規的問題。現如今日產汽車再次因工廠沒有配備擁有檢測知識和技能的監督員而存在數據造假問題,作為一直以嚴謹管理和優質產品著稱的日本企業,這種解釋如何讓人信服?

2017年10月,日本神戶制鋼承認旗下產品存在篡改材料數據等作假行為,波及全球近200家企業,事件引爆了公眾對“日本製造”的信任危機。同年12月,日本斯巴魯承認了讓不具備資格的員工從事出貨前的最終檢查行為。接連不斷的造假事件使得日本人引以為傲的“製造神話”被蒙上了厚重的陰影。

然而,即便日本造假醜聞一個接一個,但中國市場的日系車型銷量和口碑依然十分穩當,可見雖然日本的造假行為有失誠信,但不得不承認在製造業上日本依然在國際領先水平,仍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或許,我們會更願意看到這些對產品有嚴格標準的企業承認錯誤,而不是從用戶口中聽到對產品大量的投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