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點餐的餐廳越來越多了,消費者「買帳」嗎?

文 | 丁頁

源| 頂商投資DingshangFund

「1.0V」一到夏天,我這條命都是空調給的。

「2.0V」一到夏天,我這條命都是手機和空調給的。

對互聯網原住民來說,沒有手機和充電設備的一日一度是難以想象的。移動碎片化閱讀、手遊、手機點餐……而今,手機點餐的觸角已經從外賣延伸到了線下餐廳這一場景消費。

週末約上三兩好友逛街吃飯,不覺發現使用手機點餐的餐廳越來越多。就連逛街買個東西也會被問是不是會員,不是?那麼掃碼註冊吧; 手機點餐,還不是會員,那關注點餐吧。移動支付、商家會員、場景消費,將線下用戶數據積累起來,沉澱。

紙質菜單、手持點菜機、pad點餐……新技術的應用,增加了到達目標用戶的市場拓展渠道,帶來智慧餐飲產業鏈的新變化。

那麼,用手機點餐的餐廳越來越多,消費者到底“買賬”嗎?

筆者面向90後00後小群體先做了一個小調查:餐廳吃飯喜歡用手機點餐嗎?為什麼

@三石小子:我就想安靜地一個人待著,吃飯,想打擾我?不存在的!

@韓梅梅:吃飯是個“私密”的事兒,手機點餐可以和服務員保持一定的距離。

@哪託:喜歡,我是個比較磨嘰的人,服務員在旁邊唸叨推薦,要等我好一會兒,這樣的話就可以自己慢悠悠選擇。吃飯嘛,也是種生活態度。

@火龍果:不喜歡。我有要詢問的東西必須得人工服務。比如這個菜偏甜嗎?哪個菜棒棒。如果好幾個人一起吃,有人來的晚了,手機點菜補點菜有點麻煩。

@ZG:過程無所謂啊,看結果。(哎好像是哪裡都通用的回答,大寫的嫌棄)

@Eleven:一邊切大眾點評,一邊切換到手機點餐界面,有那麼一瞬間感覺自己是在辦公室打開餓了麼美團,開起了外賣模式。關鍵是還有些隱藏的菜單,只能找服務員點。

從初步反饋不難發現這幾點:社交恐懼、個人空間、個性化服務需求滿足。

社交中的一人食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 ,也一個人看書。”

“微信好友四位數,線下見面的三位數,深交的更少,用社交恐懼來定義自己。”

用手機點餐的餐廳越來越多了,消費者“買賬”嗎?

據口碑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快餐單人用餐80-95後年輕群體呈上升趨勢,90後95後佔比明顯,95後2017年末佔比約85%。

95後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快節奏生活、口味多元化、新技術點餐,讓Z世代群體積極擁抱。那些看似孤獨的方式,正逐漸形成“單人的自我樂活模式”,甚至是新的生活方式。

餐飲互聯網滲透,快餐與非標類

從餐飲行業細分來看,分為快餐和非標類。前者比如中式快餐永和大王、KFC、麥當勞等連鎖式,餐飲標準化流程相對較高。一人食,手機點餐的效率對於用戶或是餐飲方也是極為便捷的。這種場景消費可以是肥宅模式的外賣,也可以是線下餐廳。

而非標類個性化需求更多。在屏幕點餐、手機點餐上,標準化的餐飲品類,更適用。非標類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目前手機點餐上的功能仍不完善,需要加餐或是個性化服務的時候,依然需要使用到傳統的人工服務,手持點菜機、甚至是紙質版菜單。

用手機點餐的餐廳越來越多了,消費者“買賬”嗎?

觸摸不到的線上線下流量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15年開始,中國餐飲行業實現連續三年兩位數增長,規模接近4萬億元,餐飲收入增長持續跑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

萬億級餐飲市場供應鏈。從原材料到餐桌上呈現到達最終消費端,鏈條環節上技術應用,在給年輕用戶帶來新體驗,滿足獵奇心理秀社交圈的同時,也給企業端節省人力成本、時間成本,互聯網和技術的滲透推動餐飲產業鏈效率的提升。

7月30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口碑發佈的《2018手機點餐趨勢洞察報告》。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中,手機點餐在商家端和消費者端的滲透率明顯上升;手機點餐用戶對於點餐效率要求更高的快餐、小吃類餐飲,已有較高接受度;85後、90後是手機點餐的擁躉人群;手機點餐用戶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杭州、上海使用手機點餐最為普遍,長三角城市群發展遙遙領先。

口碑CEO範馳曾表示:“O2O的核心在線下,線下市場每天車水馬龍,並不缺天然流量。”

線上流量成本水漲船高,C端企業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包括此前《消費降級?3億多人“拼多多”,拼多少》中也曾提及拼多多3億用戶和億級市場營銷費用投入。(2017年拼多多投入銷售和市場開支的費用為13.45億元,2018年一季度拼多多投入銷售和市場開支的費用更是達到了12.17億元。)

市場營銷,長遠著眼在品牌宣傳品牌力量,近期上更多則在用戶轉化留存。線上,AT兩大巨頭,分別擁有最大的支付流量和最大的社交流量。

支付寶口碑碼戰略、微信點餐等,不同於線上流量的巨頭攢聚,線下流量來源多樣化,但也在從線下往線上導,而這也是流量數據化的快速通道。

再看下餐廳用餐流程,線上預約排號、掃碼成為會員、飯友點單、就餐、移動支付、開發票、會員積分優惠券福利推送……

在整個用餐流程中,用戶自助預約點單可以降低商家的經營成本,用戶點單數據、偏好數據的接入,也會讓平臺形成維度更豐富、顆粒度更細、更真實的用戶標籤和畫像。藉助平臺,根據這些數據商家後續就能夠為每個用戶提供更精準的服務,為消費者帶來個性化的服務體驗。

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流量管理作為技術輔助手段,推動垂直細分行業的產品和服務的迭代。除去技術層面,用戶體驗才是場景消費中最為關鍵的,背後是第三產業“服務”屬性的正向迴歸。

頂商投資成立於2014年6月,是一家早期創業投資機構。投資團隊有著多年投資管理經驗,投資領域專注消費升級、文娛教育、人工智能、新零售等,頂商Family代表企業有上游文旅、愛尤生活、寶貝駕到、小野售、充電加、掌默智能、周博通等。 頂商投資榮獲多個投資機構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