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不該做的,有辱「霸王」之名的4件事

漢初三傑的​韓信,對項羽有這樣一番評價:

​1、項王喑噁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項羽不該做的,有辱“霸王”之名的4件事

2、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

3、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

4、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

項羽不該做的,有辱“霸王”之名的4件事

從韓信這段話結合項羽的所作所為,他做了不該做的4件事:

1、有功不能盡賞,英布、蒲將軍、周殷反叛;鴻門宴放劉邦。

2、不建都咸陽而建都彭城。

3、背信棄義,殺害義帝。

​4、殘暴不仁,兩度屠城,火燒咸陽宮。

項羽不該做的,有辱“霸王”之名的4件事

至於項羽之所以失敗的原因,並不是吝惜封爵。韓信的說法遠不如陳平的說法公允。陳平說:“項王所喜愛、重用的人,不是項家人便是妻子的兄弟,此外雖有奇才卻不能重用。”所以,項羽並非完全不知人,只是有人矇蔽了他。猥瑣無能的眾親戚,高高地佔據著各要害部門,手握大權,這樣,士人們怎麼能夠不受排擠、抑制呢?

項羽不該做的,有辱“霸王”之名的4件事

不過,項羽這樣做也是有其原因的。項罰,是靠奸詐發跡的,他在懷王殿下稱臣而結果卻殺了懷王。他在宋義帳下為將而最終卻殺害了宋義;他看到漢王劉邦搶先一步推翻秦王朝,便極力設法壓服他;田榮的人馬前來歸附,而項羽卻殘酷地殺害、掠奪他們。項羽之所以接連因嫉妒而殘害別人,是由於他以自己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懷疑別人都在嫉妒、陷害自己。

項羽不該做的,有辱“霸王”之名的4件事

輕率殺人的人,必定會在周圍招來許多對自己恨入骨髓的仇人。而這些仇人是不可親近的,更不可重用。所以,項羽左顧右盼,發現也只有自己的兄弟姻親值得信賴,可以重用以為輔弼,如果輕率地把大權授給別人。自己很可能就會成為第二個懷王,第二個宋義。

項羽不該做的,有辱“霸王”之名的4件事

項羽整日提心吊膽,惴惴不安,在睡夢之中看到的也往往是刀槍劍戟,短兵相接,他怎麼可能不對天下入抱有極大的戒心和疑慮呢?然而,他的疑戒之心並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運。在楚宮中為漢軍做內應的是被劉邦視為心腹的項伯,他是項羽的兄弟;窮追不捨,把項羽逼到烏江邊自刎身亡的是呂馬童,他原是項羽的老朋友。在慘敗之後仍然追隨項羽的有三十餘人馬,但其中沒有一人是項羽的兄弟姻親。懷著一顆奸邪之心的項羽想求得親友援助,而最終卻落得個眾叛親離、孤立無救的下場。並不是原先項羽捨不得封賞的那些人因為怨恨而將項羽推向死亡,事實上,項羽的親戚們早已背叛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