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金巴」亮相:司機不帶手機帶手環,乘客也許能看見海豚

圖、視頻/羊城派記者 湯銘明

司機不能帶手機,卻要帶手環?嬰兒車屬行李,要摺疊方可上車?日前,羊城晚報記者從廣東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有限公司瞭解到,未來將穿梭於港珠澳大橋的珠海、澳門、香港三地口岸間的“金巴”,有著超一般嚴格的安全保障管理,未來將日均運載旅客達15萬人次。

司機不帶手機帶手環

8月20日,在廣東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有限公司的珠海基地停車場,十餘輛雙層、單層的金色大巴整齊停放,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風景特別。在基地的二樓,已申請專利的安全監管系統正在進行測試。對講機呼叫、實時數據檢查,視頻監控,一切操作井井有條。

廣東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廣友介紹,所有的穿梭巴士司機、車輛都將會有實時監控,司機方面主要是人臉識別系統,通過車輛安裝的鏡頭,對駕駛員操作車輛的狀況進行識別,即使戴著墨鏡也可以進行識別,如識別司機是否處於疲勞、分神、精力不集中等狀態。“如司機在20秒內打了三次哈欠,就可能出現疲勞駕駛,”張廣友說,後臺出現司機疲勞駕駛信號時,系統也將通過車輛上的喇叭對司機進行提醒和報警,即使在隧道行駛時也會可實現實時監控,“每一次都會記錄下來,收集在數據集群系統。”

“司機駕駛時不可攜帶手機,但必須佩戴手環。”張廣友介紹,根據港珠澳大橋特殊的運營環境,特別開發了監控系統,其中對司機的體能監控還獲得了專利。據瞭解,手環可即時監控司機的心跳和血壓,相關數據傳輸到後臺的中央服務區後,可測算出司機駕駛狀況,以評估未來發生事故的風險。“每天上班前司機還需進行酒精和毒品的檢測,”張廣友介紹,手環未來還將可監測司機體溫,以即時反映司機身體狀況。

穿梭巴士的司機,在基礎的規範駕駛操作基礎上,還得適應新的系統模式,需要經過筆試面試多層考核,張廣友說,前期共有500多名應聘者,193名司機脫穎而出,預計穿梭巴士運營一年後,司機隊伍將達到510人,是目前的三倍,“其中香港司機需獲內地駕照,內地司機需獲香港駕照,澳門司機得獲三地的駕照。”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金巴”亮相:司机不带手机带手环,乘客也许能看见海豚

穿梭巴士上配有殘障人士專用座位

車輛狀況即時監控

8月中旬,首批穿梭巴士正式掛牌之後,將分幾個階段進行營運測試。張廣友介紹,除了營運測試,各部門還將聯合進行應急演練,如車輛故障、旅客轉運、隧道逃生,尤其是現場救援,“在大橋上同一時間會有20多輛穿梭巴士在運營,穿梭巴士還兼有幫助疏散旅客等功能。”

除了金光閃閃的外形,這些原產自德國的大巴,大部分穿梭巴士內部都是海洋風格的主題,其中雙層巴士層高4.2米,總座位數是79個,單層巴士座位35個,無論雙層還是單層都設計了行李架和輪椅位,殘障人士可直接乘坐輪椅上車,並使用專用的安全帶,但嬰兒車需摺疊方可上車。據介紹,因香港法律規定巴士的限速70公里,因此在大橋上穿梭巴士將整體限速70公里,稍慢於一般車速,張廣友說,這樣也兼顧了旅遊觀景功能,“運氣好時還可以看到海豚。”

穿梭巴士運營範圍是43公里,每一輛穿梭巴士都裝有三套安全系統,即車速監控、GPS定位和車距保持系統。其中,車距保持系統,通過相應組件,確保與前車的車距保持適當的距離,如不同的車速情況下與前車沒有保持好距離,後臺系統將會報警,到了一定警戒級別後臺還會產生記錄。除了與前車太近的情況,車道偏離也屬違規操作,如駕駛過程沒有打轉向燈就變道,系統就會提示,張廣友介紹,車載電腦系統還將通 過車輛的運營狀況,如司機操作車輛,踩剎車,油門情況,甚至可監控到是否空檔滑行,所有運行狀況都傳輸到後臺,經過算法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張廣友說,司機如果違規太多的得停職培訓,嚴重者將會被請出車隊,以確保運營安全。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金巴”亮相:司机不带手机带手环,乘客也许能看见海豚

大部分穿梭巴士內部都是海洋風格的主題

日運載將可達15萬人次

據瞭解,港珠澳大橋的穿梭巴士,將運營香港到珠海往返、香港到澳門往返兩條線。張廣友介紹,車隊現有規模為170輛,運營之初將有120輛大巴,其中20輛為雙層大巴,100輛單層,每天24小時最大可運載9.6萬人次,待170輛都投入之後,每天運載最多15萬人次。

“具體運營頻率,將根據旅客的流量而定,”張廣友介紹,所有穿梭巴士都可走兩條線,珠港澳三地口岸站場也具備同時發出10班車能力,因此車輛出發,不存在間隔多少分鐘,或線路分配問題。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金巴”亮相:司机不带手机带手环,乘客也许能看见海豚

首批安裝好牌照的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準備進入運營測試階段

來源|羊城派

圖片|湯銘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