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不应该成为《黑豹》招黑的理由啊!

大家本周最关心的一部新片,想必一定是《黑豹》

我也第一时间去影院为大家验了下货。

这里可以先说结论,的确不错

但是国内的不少观众似乎不太买账。豆瓣跌破了7分,猫眼上居然也不足8分。

扫了一眼猫眼上的评论,有这样的:

“黑”不应该成为《黑豹》招黑的理由啊!

《黑豹》

当然这只是部分代表。不过应该依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如果仅仅是因为这部电影太“黑”,就这么招黑,那是很荒唐的理由。

要知道,全黑人阵容主演,恰恰是《黑豹》在北美叫好的原因之一。黑人的平权,不是喊几句口号这么简单。

种族歧视深入很多人的心底,要想消灭种族歧视,需要一些鲜明的外在符号来强调这一点。

这一次,我站《黑豹》。

“黑”不应该成为《黑豹》招黑的理由啊!

《黑豹》

1.

开头已经说了,《黑豹》之所以会在美国引发巨大的反响,口碑和票房都出乎意料的好,与它纯黑的底色有很大关系。

过去的所谓“黑人电影”,大部分不是小众冷门的文艺片,就是专为黑人群体代言的B级片,都很难走出黑人文化圈

即便近年来奥斯卡总会有几部这样的黑人电影,但是排除黑人群体受众,能引发的关注和讨论也相当有限。

像《黑豹》这种规模的巨型商业片,极其罕见。

“黑”不应该成为《黑豹》招黑的理由啊!

《黑豹》

漫画里的黑豹这个角色,就是第一个黑人超级英雄。现在,《黑豹》也是目前唯一一部以黑人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不但如此,它的大部分演员和导演,也都是黑人。

很多人会问了,这样的全黑人阵容,就有意义了吗?就能实现种族平等了吗?

要我说的话,的确有意义。但显然不能指望一部电影就真的实现种族平等。

这种意义,就好比当初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一样。

不是说一个黑人当选了总统就真正实现了黑人的平权,但是只有黑人拥有了越来越趋近于平等的权利,黑人才有可能当选。

这是一个标志,一个象征。

这也就是奥巴马当初的当选,会令黑人群体兴奋的原因所在。

今天的《黑豹》,是一样的道理。

2.

即便不谈所谓的“政治正确”,《黑豹》也是近两年最好的一部漫威电影,准确的说,是《美队3》之后最好的一部。

之所以不错,恰恰是因为它一点也不像漫威电影

“黑”不应该成为《黑豹》招黑的理由啊!

《黑豹》

一直在追漫威的朋友都清楚,漫威宇宙十多年下来一路扩充到现在,实在是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以提供给我们。除了不断添加新的英雄角色,再也没别的招了。

剧情方面,越来越趋向于迪士尼式的合家欢和过家家,特效依然是精心制作的高水准,但是反复来这么一套,大家都烦了。

更关键的是,漫威电影里的那些英雄们,好像除了说段子讲冷笑话就不会干别的了,电影总是演着演着就成了美式没品笑话大合集

《黑豹》的招数,看上去依然是添加了一个新角色,但是它最重要的改变,是这么两点——

第一,把故事的发生地完全搬离了美国,放到了虚构的非洲国家瓦坎达;

第二,不再讲段子和冷笑话了

是不是看上去特简单?没错。

但简单的事做好了,往往有效。

3.

先说故事背景的变换。

大家都知道,过去这么多漫威电影,无论主角怎么变,故事的发生地怎么变,背后都是在用一种我们最熟悉的好莱坞语境和逻辑来讲故事。

即便像《银河护卫队》那样完全发生在星际太空里,我们感受到的还是扑面而来的美国流行文化和价值观。

但这一次的《黑豹》不再是这样。

黑豹的祖国瓦坎达,是一个虚构的存在,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原始野蛮和高度发达的科技并存

“黑”不应该成为《黑豹》招黑的理由啊!

《黑豹》

得益于天赐的资源——振金,他们有地球上最先进的科技,足以令美帝目瞪口呆。

但是在宗教、习俗和政治这些方面,他们又相当原始。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看起来依然在用一种接近原始社会的习惯生活。而且在决定国王的人选时,采用的也是最原始的冷兵器搏斗。

“黑”不应该成为《黑豹》招黑的理由啊!

《黑豹》

这样的设定,不但新颖,而且巧妙。

大家都知道黑豹是一个黑人,如何让他的家乡,既具备我们熟悉的符合黑人习性的特质,又符合我们熟悉的超级英雄世界,同时具备原始和现代质感的瓦坎达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值得称道的是,这么对立的两者搭配起来,看上去一点也不违和。

更关键的是,这个地球上最有钱、最发达的国家,一直以来都为了避免外界知道自己的真实处境,而隐藏了自己。外界对他们一无所知,以为只是一群最穷苦的农民。

在这个一切都扁平化的全球化时代,这么一种彻底反其道而行之的准则,也让瓦坎达与我们熟悉的美国流行文化一刀两断

这也直接牵扯出整部电影试图讨论的核心问题——强大的瓦坎达是否应当闭关锁国,拒绝与外界的交流与往来。

4.

明眼人都不难看出,片中断绝与外界往来的瓦坎达,其实指桑骂槐说的正是当下的美国

川普上台以后,推行的很多政策,就是这种“自绝于世界”的倾向。

国外的难民我不能管,外界的死活与我无关。

《黑豹》看似在主动远离美国,其实骨子里依然是在关心美国。整部片子探讨的观念,都可以视为对川普政策的回应。

这也就是这部电影在美国会如此受追捧的原因。

“黑”不应该成为《黑豹》招黑的理由啊!

《黑豹》

《黑豹》的所谓“政治正确”,其实不只是表面上的一部超级英雄大片全都由黑人主演这么简单。

更重要的,还是它对川普政策的质疑。这里面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作为最强大的国家,拥有最多的财富、最好的资源和最先进的科技。是不是应当以保护自家人民的名义,紧锁国门,对外部世界尤其是对自己亲手捅的篓子不闻不问?

智者修桥,愚者筑墙

抛给国王黑豹的问题,其实是抛给川普的

5.

再来说不讲段子和笑话这一点。

在漫威的上一部作品《雷神3》里,讲段子和冷笑话可以说是到了某个令人难以忍受的极端。

然后到这部《黑豹》里,除了在极个别的零星场景里,段子和笑话彻底消失了,主角们终于能严肃一点说话行事了。

“黑”不应该成为《黑豹》招黑的理由啊!

《黑豹》

这里面,首先当然有黑豹这个角色的确背负了很多沉重的现实责任这个原因在里面。这样的背负,让他没办法一言不合就插科打诨。在第一次露脸的《美队3》里,他也是最严肃的面孔之一。

另一方面,还得归因于《黑豹》的剧本。

我相信看过片子之后,一定有人会说,像《狮子王》

的确,非洲部落上,围绕王位的争夺,构成了故事的主线。只不过《狮子王》里篡位的是叔叔,《黑豹》里是叔叔的儿子,是一个意思。

但是要知道,《狮子王》的背后,其实是《哈姆雷特》,是最经典的一出悲剧。

《黑豹》继承的,也是这种悲剧气质。

“黑”不应该成为《黑豹》招黑的理由啊!

《黑豹》

它的故事很古典,阐述的也是由于对自我(包括父辈)的怀疑,继而获得新生这么一个主题。

在瓦坎达那些古老的仪式和秩序里,这个主题就得到了很恰当的呈现和呼应。

那种赤手空拳的冷兵器格斗,在过去的漫威电影里是不会有的。没有神力,没有高科技,只有最原始的技巧。

《黑豹》也不像之前那些漫威电影一样,不断地穿插别的英雄进来。从头至尾,就是黑豹一个人的故事。

如果不是那身过于强大的黑豹战衣,这部电影就真的不太会让人想到这是一部漫威电影。

这些年的漫威电影,是一种后现代的解构,用一种戏谑的姿态游戏宇宙,但《黑豹》是古典的,是“苦大仇深”的

6.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黑豹》真的就变得深刻了。它还差着很远,远不到成为一部经典的成色。

无论怎样,这都还是漫威自己的作品,在大框架上,它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些套路。

它最多算是提供了一些新鲜有趣的视角,来让我们看待那个已经有点过于审美疲劳了的世界。

不过,我想的是,等过两个月《复联3:无限战争》到来的时候,漫威大概又会变回我们最熟悉的那个漫威吧。

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