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放開的是養育成本壓力

二孩政策:放開的是養育成本壓力

上個世紀80年代,計劃生育被列為中國的基本國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中國少生了4億人,有效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人口的模式正逐漸改變,老齡化成我國的趨勢。應對這種情況和變化,單一的計劃生育已不能滿足於當前的形勢,於是乎,悄然之間,政策漸漸轉變,與時俱進。

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實施單獨二胎政策,夫妻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可生二胎。2015年,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再次決定全面實行二孩政策,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今年,2018年,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中國2017年新生人口數據。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63萬。人口出生率為12.43‰,比2016年下降了0.52‰。

雖然二孩政策符合國情,也帶來了很多好處:緩解老齡化壓力,增加未來人口勞動力,實現人口紅利,降低用工成本,緩解社會保障壓力,促進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等等。也有很多人說生娃不僅僅是家庭的好事,更是國家的大事,優質化合理化的出生率能解決許多國家問題,帶來結構性的改變,對長遠的發展有利的。

但是,二孩政策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也會出現許多的問題。首先,二孩政策放開,易使人口結構出現過快減少或過快增加,都會導致不平穩、不協調現象,從而影響國家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穩定。對待人口問題,不宜只看相對數,也不宜只看絕對數。不僅要從人口規模和經濟角度考慮,還要重視社會、文化、歷史因素,防範偏激的人口政策帶來不可預知的後遺症。從而影響國家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穩定。

其次,養育子女要比較大的成本壓力。都說現在生孩容易養孩難,從一個嬰兒培養到長大成才需要相當大的成本:二十多年的時間,充足培養的精力,不可估值的經濟支出。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大,生存壓力也日趨加大。教育體制、城市生活壓力、醫療支出等等,意味著在工作中忙碌的年輕人要拿出額外充足的時間,不嫌煩不怕累的培養,還有超額的經濟支出,讓原本很累的工作族壓力倍增。

然後,還有年輕人的意願問題以及現實條件問題。當前都市年輕人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並不喜歡傳統的“相夫教子”的居家生活,加上職場壓力、經濟收入問題,養一個就夠嗆,更別說再一個,太辛苦了。何況近年以及的晚生晚育模式,更使無數的人不願生二胎。而有的人雖然想生,但苦於現實條件不允許。夫妻雙方工作都忙,經濟負擔又重,沒空沒錢沒人帶二孩,所以也就作罷。

面對這諸多的問題,二孩政策尚有一定的阻力。為了更好更有效地推行政策,專家建議:應該正確研判人口變動的趨勢和特點,提前謀劃全局或局部人口階段性增減帶來的問題。比如,為應對局部性出生高峰,各地應提前配備足夠的滿足嬰幼兒出生、成長、受教育的基礎設施;對於持續出生人口規模萎縮地區,也需要做好相關的公共服務和資源的再配置。

對待人口問題,應該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看待,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完善結構性供給,豐富資源配置,預防突發性矛盾。注重打“組合拳”,切勿偏激“一刀切”,採取更有彈性的調整,有效地促進二孩政策的良好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