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放开的是养育成本压力

二孩政策:放开的是养育成本压力

上个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被列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少生了4亿人,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人口的模式正逐渐改变,老龄化成我国的趋势。应对这种情况和变化,单一的计划生育已不能满足于当前的形势,于是乎,悄然之间,政策渐渐转变,与时俱进。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生二胎。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决定全面实行二孩政策,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今年,201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2017年新生人口数据。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2016年下降了0.52‰。

虽然二孩政策符合国情,也带来了很多好处:缓解老龄化压力,增加未来人口劳动力,实现人口红利,降低用工成本,缓解社会保障压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等。也有很多人说生娃不仅仅是家庭的好事,更是国家的大事,优质化合理化的出生率能解决许多国家问题,带来结构性的改变,对长远的发展有利的。

但是,二孩政策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会出现许多的问题。首先,二孩政策放开,易使人口结构出现过快减少或过快增加,都会导致不平稳、不协调现象,从而影响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稳定。对待人口问题,不宜只看相对数,也不宜只看绝对数。不仅要从人口规模和经济角度考虑,还要重视社会、文化、历史因素,防范偏激的人口政策带来不可预知的后遗症。从而影响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稳定。

其次,养育子女要比较大的成本压力。都说现在生孩容易养孩难,从一个婴儿培养到长大成才需要相当大的成本:二十多年的时间,充足培养的精力,不可估值的经济支出。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大,生存压力也日趋加大。教育体制、城市生活压力、医疗支出等等,意味着在工作中忙碌的年轻人要拿出额外充足的时间,不嫌烦不怕累的培养,还有超额的经济支出,让原本很累的工作族压力倍增。

然后,还有年轻人的意愿问题以及现实条件问题。当前都市年轻人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并不喜欢传统的“相夫教子”的居家生活,加上职场压力、经济收入问题,养一个就够呛,更别说再一个,太辛苦了。何况近年以及的晚生晚育模式,更使无数的人不愿生二胎。而有的人虽然想生,但苦于现实条件不允许。夫妻双方工作都忙,经济负担又重,没空没钱没人带二孩,所以也就作罢。

面对这诸多的问题,二孩政策尚有一定的阻力。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推行政策,专家建议:应该正确研判人口变动的趋势和特点,提前谋划全局或局部人口阶段性增减带来的问题。比如,为应对局部性出生高峰,各地应提前配备足够的满足婴幼儿出生、成长、受教育的基础设施;对于持续出生人口规模萎缩地区,也需要做好相关的公共服务和资源的再配置。

对待人口问题,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完善结构性供给,丰富资源配置,预防突发性矛盾。注重打“组合拳”,切勿偏激“一刀切”,采取更有弹性的调整,有效地促进二孩政策的良好实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