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史杭第一代建設者講述灌區60年變化: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人民網合肥8月19日電(記者 韓俊傑 李家林)古有都江堰,今有淠史杭。淠史杭工程開工建設60週年紀念活動今日在六安舉行。活動現場,作為淠史杭工程的親歷者、建設者、見證者,今年87歲的老水利葛春華講述了他與淠史杭工程的不解之緣,講述淠史杭工程帶給灌區人民的變化。

淠史杭第一代建设者讲述灌区60年变化: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1951年,時年20歲的葛春華加入治淮大軍,先後參加了佛子嶺水庫、梅山水庫、磨子潭水庫等工程的建設。作為一名普通的土建技術員,葛春華三進磨子潭,四進佛子嶺,修大壩建電站。1958年8月19日,淠史杭灌區工程開工後,葛春華又投身灌區的工程建設。

“要問我,當初為什麼這麼賣力?其實,我當時沒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把水患治理好,可以讓子孫後代少受點水害之苦。哪裡的工程需要我,我就去哪裡。”葛春華說,將軍山渡槽、打山渡槽、紅旗溝洩水閘等工程的建設,都有他的參與,淠河灌區、史河灌區、杭埠河灌區,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現在,總有人問我,當年累不累?是真累。當時苦不苦?是真苦。但如果你問我,現在後不後悔?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訴大家,我不後悔!”葛春華說,老一輩的人在一起討論時常說,當年缺資金、缺技術、缺物資,不建淠史杭有一百個理由,但要建淠史杭,那就只有一個理由:灌區人民太需要這項工程了。

“回想過去,我們這裡經常不是旱就是澇,給我們帶來了多少傷害,現如今,有了淠史杭,我們不擔心水多受淹了,也不擔心水少乾旱了,還喝上了乾淨的水,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樣,‘淠史杭水滾滾流,流來幸福流去愁,流去苦難不回頭’,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葛春華說,60年過去了,淠史杭工程的建設和發展是越來越好,對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對國家的糧食安全,對灌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真正給灌區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滿足了老百姓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為第一代參加淠史杭工程的建設者,葛春華希望全社會都來關心和愛護淠史杭,讓老一輩創下的工程基業長青,衷心希望新一代的淠史杭管理者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老區精神,努力把淠史杭灌區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大灌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