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東部地區土地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

濱州,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東部地區土地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

【總則】濱州歷史文化悠久,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渤海革命老區中心區、渤海區黨委機關駐地,古代著名軍事思想家孫武、漢孝子董永、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清代帝師杜授田出生或成長在這裡。濱州物產及自然資源豐富,黃河流經94公里,未利用荒鹼地200餘萬畝,是中國東部地區土地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海岸線240公里,是山東省第二大海鹽生產基地、鹽化工基地和全國四大漁場之一;石油、天然氣儲量大,是勝利油田的主採油區;無棣金絲小棗、沾化冬棗、惠民蜜桃、鄒平水杏、陽信鴨梨等馳名中外。濱州區位交通優勢明顯,具有依河傍海的天然優勢,是連接蘇、魯、京、津的重要通道,是國家級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

濱州,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東部地區土地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

【地理位置】濱州市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腹地、渤海灣西南岸,北通大海、東臨東營市、南連淄博市、西南與濟南市交界、西與德州市接壤、西北隔漳衛新河與河北省海興縣、黃驊市相望。全市境域橫跨黃河兩岸,地理座標為:北緯36°41′~38°16′,東經117°15′~118°37′,東西最大跨徑120千米,南北最大跨徑175千米,總面積9453平方千米。

濱州,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東部地區土地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

【歷史前言】商朝建有蒲城國。

秦朝開始建縣,西漢起先後建有郡或國,隋朝開始置州,清朝升州為府。

民國初曾一度置道,國民黨政府先後置第五和第十行政督察專署及魯北行署。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著名的渤海區革命根據地黨、政、軍領導機關駐地。

1950年5月,根據中共中央山東分局的決定,撤消渤海行政區,對原轄專區進行調整,建立惠民專區,黨政機關駐惠民縣城,轄惠民、陽信、無棣、沾化、濱縣、蒲臺、博興,和已屬東營的利津、墾利、廣饒,已屬淄博的高青、齊東共12縣。

1958年10月,惠民專區領導機關遷駐濱縣北鎮新建城區。

1958年10月30日,中共山東省委通知,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併為淄博專區,專區領導機關遷駐張店。

1961年1月,撤消淄博專區,復置惠民專區,專區領導機關遷回濱縣北鎮。

1967年2月27日,中共惠民地委與惠民專署被地區革命委員會代替。

1971年6月5日,重建中共濱州地委。

1978年7月10日,惠民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惠民地區行政公署。

1984年,為了與濱州市統一地名,惠民地區黨政機關駐地北鎮改為濱州。

濱州,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東部地區土地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

1985年,全區轄濱州市和濱縣、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高青共一市八縣。

1992年3月,為了使地區與駐地名稱統一,惠民地區改名為濱州地區。1994年,全區轄濱州市和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共一市六縣。

2000年,撤地改市,在濱州地區原有行政區域建立濱州市,轄濱城區和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一區六縣。

2001年4月,在濱州市新市區的西部成立了濱州經濟開發區。

2009年8月21日,濱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

2010年4月2日,濱州成立了北海經濟開發區(今無棣縣馬山子鎮),2010年9月29日,省政府批准北海經濟開發區升級為省級開發區。

2014年9月9日,國務院關於同意山東省調整濱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4〕119號),撤銷沾化縣,設立濱州市沾化區,以原沾化縣的行政區域為沾化區的行政區域。

截至2015年底,濱州市轄2區5縣,分別是濱城區、沾化區、惠民縣、陽信縣、無棣縣、博興縣、鄒平縣。共設29個街道辦事處,58個鎮,4個鄉;市人民政府駐地黃河五路385號。

濱州,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東部地區土地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

【人口】截至2017年底,濱州市戶籍總人口394.25萬人,男性人口198.97萬,女性人口195.28萬,男女性別比例為101.89:100。人口出生率20.42‰,人口死亡率13.61‰,人口自然增長率6.81‰。年末常住人口391.2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9.3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63%,比上年末提高1.8%。

濱州,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東部地區土地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

【交通】濱州市境內濟青高速、濱博高速、京濱高速、津汕高速、威烏高速和205、220國道穿越,是連接蘇、魯、京、津的重要通道。 [7] 2015年6月26日,濱州市2個3萬噸級碼頭正式通航。濱州港累計投資69 億元,其中“十二五”期間投資60億元。濱州港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濟南城市圈惟一和最近的出海通道,是山東對接天津濱海新區最近的口岸。

濱州,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東部地區土地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

【旅遊文化】渤海境內飲食習慣,麵食除饅頭外,還有烙餅、蒸包、火燒、麵條、煎包、水餃等品種,菜以新鮮蔬菜為主,間有肉蛋雞魚;常年喝大、小米粥和稀飯;茶點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濱城區等地飲茶尤甚,宴請賓客飯菜豐盛,有冷盤、熱炒、大件(全雞全魚)、甜貨等,多達十幾道菜;逢年過節,家家備酒、肉、魚、菜。

濱州,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東部地區土地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