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瓜倒閉、BAT入局……共享汽車生存路徑大起底

共享汽車調查(上篇)

在沒有遭遇押金“爆倉”的情況下,又一家共享汽車主動宣佈倒閉。近日,麻瓜出行官方公眾號宣佈麻瓜出行共享新能源汽車於2018年5月20日正式停止服務,這距離其上線還不到一年時間。如果加上此前的友友用車、EZZY,每年共享汽車被輿論關注的大事幾乎都是“倒閉”。

這不能不讓人質疑共享汽車的生命力。共享汽車的學名叫“分時租賃”,也就是基於互聯網和移動設備應用,以小時或分鐘計費,隨取隨用隨還自助式出行汽車租賃服務,滿足人們碎片化用車需求。從汽車租賃角度來講,共享汽車並不是模式多麼創新的新業態。遠的有神州租車之類的傳統長/短租形態;近的有PP租車之類的P2P租車形態;這兩年,金融平臺、二手車電商也通過以租代購的形式切入新車交易市場。

麻瓜倒閉、BAT入局……共享汽車生存路徑大起底

但對比打車軟件,共享汽車投入更大、資產更重;比起傳統租車,共享汽車市場更小,再加上停車位、運維人員諸多日常運營成本,這個市場會不會還沒有長大就夭折?對此,南都記者實地採訪了gofun、EVCARD、立刻出行等主要廠商目前的運作情況,試圖尋找共享汽車的生存空間與未來的可能發展路徑。

共享汽車調查下篇我們將聚焦8家主流共享汽車平臺的實測體驗和運營數據分析,敬請留意。

重在運營

BAT來了也沒用?

與倒閉的質疑聲不同,資本在今年終於鉚定了這個市場。今年4月,立刻出行獲得了螞蟻金服領投的B輪融資,這也算是共享汽車行業閃現騰訊阿里的身影。再加上去年上線的滴滴、摩拜,互聯網資本已大舉進攻共享汽車。

但與打車軟件或者共享單車最終成為AT兩家互聯網巨頭的“代理人戰爭”不同,共享汽車領域此前一直是汽車廠商主導的市場。南都記者瞭解獲悉,第一個共享汽車car2go隸屬於寶馬,但目前,全國擴張規模最大的則是首汽投資的gofun、上汽投資的EVCARD以及力帆投資的盼達。

麻瓜倒閉、BAT入局……共享汽車生存路徑大起底

共享汽車分別來自兩大陣營

在他們看來,共享汽車現階段必備的技能不是BAT所能提供的。“共享汽車是重資產行業,但關鍵是資管能力,”gofun總裁譚奕透露,他們曾經被盜走500臺車,最後全部追了回來,類似盜搶、罰款、扣分等這些線下運營細節,並不是BAT平臺通過流量可以實現的。”

去年10月,EZZY創始人在全員大會上也承認在成本管理上的失誤讓公司不堪重負。“我們為了讓EZZY達到最理想的運營狀態,真正實現隨意免費停放,我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停地調配車輛;為了避免用戶因停車場停車費用而減少使用,我們承擔了所有的停車費。”

同樣,據知情人士告訴南都記者,麻瓜是少數不需要下載APP,直接通過公號就能預訂的共享汽車,這也給它的車輛後續運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可能也成為其倒閉的導火線之一。

“EVCARD是上汽集團共享出行一個戰略組成部分,包括龐大的會員群體、車輛以及充電設施都有機結合。”EVCARD CMO黃春華告訴南都記者,目前車輛折舊成本佔整體運營70%左右,“一臺車需要運營近三年時間才能回本。”

據其透露,目前上汽在福建寧德研發一款定製共享汽車的車型,也會首先考慮投放EVCARD。無獨有偶,在首汽研發的無人泊車技術方案,也正在與寶馬等廠商洽談,以首汽的資源談判更有利。在他看來,從運營效率講,主機廠有更大優勢。

“車型選擇與城市選擇是關係運營效率最重要的兩個因素,”立刻出行COO付聰補充說,目前立刻出行一般只選擇A0或者A1,單價在5萬-8萬之間的車型,“車型相對便宜,對於盜搶者來說,這個犯罪成本得不償失。”立刻出行並沒有主機廠投資方,但付聰認為,這會給其選擇車型帶來更大的空間,“主機廠推動的車型一般是帶有營銷價值,你會發現EVCARD、盼達也不是隻選擇自家股東的車型。”

他同樣認可目前共享汽車的競爭關鍵在於運營效率,而阿里的融資則可以在金融方面提供支持。“比如購車的分期付款。”

麻瓜倒閉、BAT入局……共享汽車生存路徑大起底

共享汽車融資情況

一城一策

更重要的是資源整合能力

“你可以看到很多平臺在一個城市運營能力很強,但走向全國就不行,基本是一城一策,”譚奕告訴南都記者,目前共享汽車已經到了全國擴張的2.0時代,“共享汽車不可能是一個區域品牌,最終它肯定需要一個全國性品牌,輸出統一的運營標準。”

麻瓜倒閉、BAT入局……共享汽車生存路徑大起底

目前來看,各家品牌都在自己的大本營區域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以停車位來說,gofun在北京、EVCARD在上海、立刻出行在廣州都佔據絕對優勢的覆蓋度。

共享汽車作為“重運營”的服務形態,在各地線下也面對不同的市場環境。比如,運營資質、牌照發放、限外政策、新能源補貼等相關政策,都左右著平臺的運營效率,而金融方案、主機廠、停車位則關係到成本問題。

首先是政策的寬鬆度,比如北京、上海、杭州將共享汽車視為商業運營,並要求需要有租車牌照,而每年發放的牌照都有定額數量,這對後進入者也造成高進入門檻。廣州、成都則直接向交通有關部門申請新車牌照就能落地運營,新能源則更加寬鬆。據付聰介紹,將廣州選做第一個入駐的一線城市,也是看中其將“插電式混動汽車”歸類到新能源汽車中。

更重要的還有停車位。最初的共享汽車以car2go與途歌為代表都是隨停隨放的模式,運營平臺不提供車位,消費者自行承擔停車費,但這在大城市又增加了消費成本。以廣州為例,途歌起步價15元,但在市中心許多停車場就需要20元/小時的停車費。

以現在來看,主流共享汽車的操作模式都採用固定停車位模式,運營成本則差距更大。比如上海,中環的停車費100-400元/月,而進到內環就要2000元/月了,而機場等交通樞紐則更昂貴,這也是為什麼早期廣州的共享汽車主要集中在大學城等邊遠地區。“同樣的運營效率,合肥可能80元/天就能打平,廣州、上海則分別要120元/天與140元/天。”黃春華如是告訴南都記者。

“我們基本不自己持有停車位,也不建充電樁,有太多合作機構了,我們的停車費是業界平均的20%。”譚奕透露說,這也體現了首汽作為一家國企的資源整合能力。不僅具備較強的談判籌碼,首汽大股東首旅集團旗下的王府井等物業也有資源支持。“所有共享汽車都會面臨核心地段車位問題,比如在廣州,每小時租金20元,共享汽車怎麼都不划算。”以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機場而言,上海虹橋機場只有本地的EVCARD入駐,而相對寬鬆的成都雙流機場則有EVCARD跟gofun兩家。

“大部分政府運營車位,比如,北京都在立交橋下,這不是個優質位子,免費也價值不大,”付聰則認為,最終還是要市場化手段解決。不同於其他平臺獲得停車位的固定運營權,立刻出行相對彈性,合作車位也接受社會車輛的停放。“這就回到運營效率問題,”付聰說,目前其車輛日均使用時長達14小時,“所以我們並不擔心找不到停車位的狀況。”

市場前景

2-3年共享汽車比打車便宜?

“共享汽車的重資產說明他需要很慢的發展過程,現在還是很初期。”譚奕告訴南都記者,目前還在於市場孵化階段,“首先是資金,國家補貼後一臺新能源車價格也要6萬-7萬;其次是便利性,當投放1萬輛在一個城市裡,需要至少有2萬個停車位;廣州現在有800輛左右,但滿足廣州市60%存量市場需求需要5000輛以上的共享汽車。”

不過,各家平臺目前均強調單車模型已經有能力實現盈利。“10-15人左右管理一臺車輛,5-6單就能攤平一天的成本。”付聰告訴南都記者,“很多平臺會強調日均訂單,而我們會把日均里程與小時放在前面,目前立刻出行日均里程與小時分別達到140公里與14小時,超過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黃春華則介紹,EVCARD今年重點推廣一些“多元化”增值服務,“比如廣告、金融,對主機廠的營銷,畢竟共享汽車用戶是高淨值的年輕用戶。”

如果說目前是可能實現自力更生的,共享汽車的未來在哪裡?

譚奕則認為,它最終會演變成“多邊共享”,也就是現在的P2P租車,像滴滴一樣也不佔有車輛,輕資產運營,但這在目前“很初期”的階段並不可能。“PP租車早期一下子招了2000個人,就是幹類似的事情,洗車、驗車、取車,後來發現做不過來,讓消費者自己弄,滿意度就很差了;反過來,車主車輛被盜被搶,這涉及的問題就更多了,”譚奕認為,多邊共享平臺是需要承擔資產安全的連帶責任,但目前政策與社會環境尚不允許。

“長遠看,共享汽車會逐步取代私家車,但目前更多是搶佔打車市場,”黃春華告訴南都記者,10-15公里共享汽車實際上已經比打車便宜,“而且你會看到中國人口紅利逐步消退,人工成本肯定還在逐步上漲,2-3年內,共享汽車比出租車更便宜是很有可能的。”

在共享經濟專家王甜甜看來,我國共享汽車運營成本過高。“高昂的投入成本導致沒有一家共享汽車企業能夠像共享單車企業一樣快速擴張,絕大多數企業的汽車投放量不足500輛。或許,隨著相關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完善以及政策的清障鋪路,共享汽車才會真正迎來自己的風口。”王甜甜此前對媒體表示。

【資本大咖說】

君聯資本副總裁王晗:

市盈率估值以神州租車日均收入為參考

聯想旗下投資機構君聯資本也參與了立刻出行B輪融資,其在出行領域已經佈局了新能源汽車(威馬),旅遊(鳳凰旅遊)以及交通(立刻出行)等相關領域,南都記者採訪君聯資本副總裁王晗,從資本角度分析共享汽車在整個大出行中的戰略地位。

南都:您覺得共享汽車主要是取代目前什麼市場需求,是一個什麼體量的市場?

君聯資本副總裁王晗:應該說這是一個新需求,在15公里-50公里的出行需求,介於傳統日租/長租跟打車市場時間。我覺得汽車是個上萬億美元市場體量,共享汽車涉及主機廠的新車銷售、能源、金融等太多環節,肯定比共享單車市場更大

南都:如何評估一個共享汽車模型?如何估值

王晗:首先肯定是單點模型(UE),一臺車日均產生收入以及成本。PE值可能會對標傳統租車,比如神州租車,日均收入可能比它相對高一點,PE也會高一點。但在這麼小體量行業市盈率不太合適,更多是初期的戰略階段。

南都:怎麼選擇一家共享汽車平臺?

王晗:首先要有新能源汽車的運營經驗,對車型有自己的理解,然後能夠平衡上下游產業鏈的能力。

南都:大家會講共享出行需要足夠大的規模效應,您覺得其規模如何去定義?

王晗:起碼網點數超過當地地鐵站數量的3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