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瓜倒闭、BAT入局……共享汽车生存路径大起底

共享汽车调查(上篇)

在没有遭遇押金“爆仓”的情况下,又一家共享汽车主动宣布倒闭。近日,麻瓜出行官方公众号宣布麻瓜出行共享新能源汽车于2018年5月20日正式停止服务,这距离其上线还不到一年时间。如果加上此前的友友用车、EZZY,每年共享汽车被舆论关注的大事几乎都是“倒闭”。

这不能不让人质疑共享汽车的生命力。共享汽车的学名叫“分时租赁”,也就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应用,以小时或分钟计费,随取随用随还自助式出行汽车租赁服务,满足人们碎片化用车需求。从汽车租赁角度来讲,共享汽车并不是模式多么创新的新业态。远的有神州租车之类的传统长/短租形态;近的有PP租车之类的P2P租车形态;这两年,金融平台、二手车电商也通过以租代购的形式切入新车交易市场。

麻瓜倒闭、BAT入局……共享汽车生存路径大起底

但对比打车软件,共享汽车投入更大、资产更重;比起传统租车,共享汽车市场更小,再加上停车位、运维人员诸多日常运营成本,这个市场会不会还没有长大就夭折?对此,南都记者实地采访了gofun、EVCARD、立刻出行等主要厂商目前的运作情况,试图寻找共享汽车的生存空间与未来的可能发展路径。

共享汽车调查下篇我们将聚焦8家主流共享汽车平台的实测体验和运营数据分析,敬请留意。

重在运营

BAT来了也没用?

与倒闭的质疑声不同,资本在今年终于铆定了这个市场。今年4月,立刻出行获得了蚂蚁金服领投的B轮融资,这也算是共享汽车行业闪现腾讯阿里的身影。再加上去年上线的滴滴、摩拜,互联网资本已大举进攻共享汽车。

但与打车软件或者共享单车最终成为AT两家互联网巨头的“代理人战争”不同,共享汽车领域此前一直是汽车厂商主导的市场。南都记者了解获悉,第一个共享汽车car2go隶属于宝马,但目前,全国扩张规模最大的则是首汽投资的gofun、上汽投资的EVCARD以及力帆投资的盼达。

麻瓜倒闭、BAT入局……共享汽车生存路径大起底

共享汽车分别来自两大阵营

在他们看来,共享汽车现阶段必备的技能不是BAT所能提供的。“共享汽车是重资产行业,但关键是资管能力,”gofun总裁谭奕透露,他们曾经被盗走500台车,最后全部追了回来,类似盗抢、罚款、扣分等这些线下运营细节,并不是BAT平台通过流量可以实现的。”

去年10月,EZZY创始人在全员大会上也承认在成本管理上的失误让公司不堪重负。“我们为了让EZZY达到最理想的运营状态,真正实现随意免费停放,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停地调配车辆;为了避免用户因停车场停车费用而减少使用,我们承担了所有的停车费。”

同样,据知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麻瓜是少数不需要下载APP,直接通过公号就能预订的共享汽车,这也给它的车辆后续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能也成为其倒闭的导火线之一。

“EVCARD是上汽集团共享出行一个战略组成部分,包括庞大的会员群体、车辆以及充电设施都有机结合。”EVCARD CMO黄春华告诉南都记者,目前车辆折旧成本占整体运营70%左右,“一台车需要运营近三年时间才能回本。”

据其透露,目前上汽在福建宁德研发一款定制共享汽车的车型,也会首先考虑投放EVCARD。无独有偶,在首汽研发的无人泊车技术方案,也正在与宝马等厂商洽谈,以首汽的资源谈判更有利。在他看来,从运营效率讲,主机厂有更大优势。

“车型选择与城市选择是关系运营效率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立刻出行COO付聪补充说,目前立刻出行一般只选择A0或者A1,单价在5万-8万之间的车型,“车型相对便宜,对于盗抢者来说,这个犯罪成本得不偿失。”立刻出行并没有主机厂投资方,但付聪认为,这会给其选择车型带来更大的空间,“主机厂推动的车型一般是带有营销价值,你会发现EVCARD、盼达也不是只选择自家股东的车型。”

他同样认可目前共享汽车的竞争关键在于运营效率,而阿里的融资则可以在金融方面提供支持。“比如购车的分期付款。”

麻瓜倒闭、BAT入局……共享汽车生存路径大起底

共享汽车融资情况

一城一策

更重要的是资源整合能力

“你可以看到很多平台在一个城市运营能力很强,但走向全国就不行,基本是一城一策,”谭奕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共享汽车已经到了全国扩张的2.0时代,“共享汽车不可能是一个区域品牌,最终它肯定需要一个全国性品牌,输出统一的运营标准。”

麻瓜倒闭、BAT入局……共享汽车生存路径大起底

目前来看,各家品牌都在自己的大本营区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以停车位来说,gofun在北京、EVCARD在上海、立刻出行在广州都占据绝对优势的覆盖度。

共享汽车作为“重运营”的服务形态,在各地线下也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比如,运营资质、牌照发放、限外政策、新能源补贴等相关政策,都左右着平台的运营效率,而金融方案、主机厂、停车位则关系到成本问题。

首先是政策的宽松度,比如北京、上海、杭州将共享汽车视为商业运营,并要求需要有租车牌照,而每年发放的牌照都有定额数量,这对后进入者也造成高进入门槛。广州、成都则直接向交通有关部门申请新车牌照就能落地运营,新能源则更加宽松。据付聪介绍,将广州选做第一个入驻的一线城市,也是看中其将“插电式混动汽车”归类到新能源汽车中。

更重要的还有停车位。最初的共享汽车以car2go与途歌为代表都是随停随放的模式,运营平台不提供车位,消费者自行承担停车费,但这在大城市又增加了消费成本。以广州为例,途歌起步价15元,但在市中心许多停车场就需要20元/小时的停车费。

以现在来看,主流共享汽车的操作模式都采用固定停车位模式,运营成本则差距更大。比如上海,中环的停车费100-400元/月,而进到内环就要2000元/月了,而机场等交通枢纽则更昂贵,这也是为什么早期广州的共享汽车主要集中在大学城等边远地区。“同样的运营效率,合肥可能80元/天就能打平,广州、上海则分别要120元/天与140元/天。”黄春华如是告诉南都记者。

“我们基本不自己持有停车位,也不建充电桩,有太多合作机构了,我们的停车费是业界平均的20%。”谭奕透露说,这也体现了首汽作为一家国企的资源整合能力。不仅具备较强的谈判筹码,首汽大股东首旅集团旗下的王府井等物业也有资源支持。“所有共享汽车都会面临核心地段车位问题,比如在广州,每小时租金20元,共享汽车怎么都不划算。”以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机场而言,上海虹桥机场只有本地的EVCARD入驻,而相对宽松的成都双流机场则有EVCARD跟gofun两家。

“大部分政府运营车位,比如,北京都在立交桥下,这不是个优质位子,免费也价值不大,”付聪则认为,最终还是要市场化手段解决。不同于其他平台获得停车位的固定运营权,立刻出行相对弹性,合作车位也接受社会车辆的停放。“这就回到运营效率问题,”付聪说,目前其车辆日均使用时长达14小时,“所以我们并不担心找不到停车位的状况。”

市场前景

2-3年共享汽车比打车便宜?

“共享汽车的重资产说明他需要很慢的发展过程,现在还是很初期。”谭奕告诉南都记者,目前还在于市场孵化阶段,“首先是资金,国家补贴后一台新能源车价格也要6万-7万;其次是便利性,当投放1万辆在一个城市里,需要至少有2万个停车位;广州现在有800辆左右,但满足广州市60%存量市场需求需要5000辆以上的共享汽车。”

不过,各家平台目前均强调单车模型已经有能力实现盈利。“10-15人左右管理一台车辆,5-6单就能摊平一天的成本。”付聪告诉南都记者,“很多平台会强调日均订单,而我们会把日均里程与小时放在前面,目前立刻出行日均里程与小时分别达到140公里与14小时,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2倍。”黄春华则介绍,EVCARD今年重点推广一些“多元化”增值服务,“比如广告、金融,对主机厂的营销,毕竟共享汽车用户是高净值的年轻用户。”

如果说目前是可能实现自力更生的,共享汽车的未来在哪里?

谭奕则认为,它最终会演变成“多边共享”,也就是现在的P2P租车,像滴滴一样也不占有车辆,轻资产运营,但这在目前“很初期”的阶段并不可能。“PP租车早期一下子招了2000个人,就是干类似的事情,洗车、验车、取车,后来发现做不过来,让消费者自己弄,满意度就很差了;反过来,车主车辆被盗被抢,这涉及的问题就更多了,”谭奕认为,多边共享平台是需要承担资产安全的连带责任,但目前政策与社会环境尚不允许。

“长远看,共享汽车会逐步取代私家车,但目前更多是抢占打车市场,”黄春华告诉南都记者,10-15公里共享汽车实际上已经比打车便宜,“而且你会看到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退,人工成本肯定还在逐步上涨,2-3年内,共享汽车比出租车更便宜是很有可能的。”

在共享经济专家王甜甜看来,我国共享汽车运营成本过高。“高昂的投入成本导致没有一家共享汽车企业能够像共享单车企业一样快速扩张,绝大多数企业的汽车投放量不足500辆。或许,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完善以及政策的清障铺路,共享汽车才会真正迎来自己的风口。”王甜甜此前对媒体表示。

【资本大咖说】

君联资本副总裁王晗:

市盈率估值以神州租车日均收入为参考

联想旗下投资机构君联资本也参与了立刻出行B轮融资,其在出行领域已经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威马),旅游(凤凰旅游)以及交通(立刻出行)等相关领域,南都记者采访君联资本副总裁王晗,从资本角度分析共享汽车在整个大出行中的战略地位。

南都:您觉得共享汽车主要是取代目前什么市场需求,是一个什么体量的市场?

君联资本副总裁王晗:应该说这是一个新需求,在15公里-50公里的出行需求,介于传统日租/长租跟打车市场时间。我觉得汽车是个上万亿美元市场体量,共享汽车涉及主机厂的新车销售、能源、金融等太多环节,肯定比共享单车市场更大

南都:如何评估一个共享汽车模型?如何估值

王晗:首先肯定是单点模型(UE),一台车日均产生收入以及成本。PE值可能会对标传统租车,比如神州租车,日均收入可能比它相对高一点,PE也会高一点。但在这么小体量行业市盈率不太合适,更多是初期的战略阶段。

南都:怎么选择一家共享汽车平台?

王晗:首先要有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经验,对车型有自己的理解,然后能够平衡上下游产业链的能力。

南都:大家会讲共享出行需要足够大的规模效应,您觉得其规模如何去定义?

王晗:起码网点数超过当地地铁站数量的3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