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城市 申城鄉村:驚呆!棉花不是花,卻曾經是上海的市花

棉花不是花

卻曾經是上海的市花◆ ◆ ◆ ◆

悅讀城市 申城鄉村:驚呆!棉花不是花,卻曾經是上海的市花

小夥伴們,先來考考大家,你們知道這些五顏六色的是什麼花麼?

你沒看錯,這就是棉“花”!

棉“花”通常有乳白色、黃色、粉紅色、紫紅色等,甚至同一株棉花上有不同顏色的花,那是因為它在不同時間因花瓣裡所含色素和細胞液PH值的變動而變色,最先開出的是乳白色的,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變成粉紅色,再變成紫紅色,直至花謝結出棉鈴。而我們經常說的棉花,其實是她開花後長出的果子成熟時裂開翻出的內部纖維。就像這樣的~~~

悅讀城市 申城鄉村:驚呆!棉花不是花,卻曾經是上海的市花

但你又知道嗎?棉花雖然不如玫瑰浪漫、沒有牡丹名貴,但她卻曾經是上海的市花喔。1929年4月,新成立不到兩年的上海特市,在報刊上公開評選市花,棉花名列第一,當選市花。

為什麼是棉花?

20世紀20年代,上海已是世界第五大都會,常有一些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當時,上海市政府想要選一種市花與倫敦、紐約、柏林、巴黎等城市互相媲美。1929年1月24日,上海市政府社會局初步將蓮花、月季、天竹三種花卉作為候選市花,送由市長擇定。二三月間,市政府決定由全市民眾投票選舉市花,並且可以擴大候選花卉的品種。經過民眾踴躍投票後共收到有效選票17000多張。4月8日公佈統計結果,萬萬沒想到,平平常常的棉花得票第一,當選了上海市的市花。

棉花能夠作為上海市花,還是有歷史緣由的:

1棉花具有花卉的基本屬性。

明朝弘治時的《上海志》在“土產·花類”條中,首列“木棉”。木棉即現在我們說的棉花,花朵有黃、白、紅諸色,甚至同一株棉花上有不同顏色的花。

2上海是我國近代接納洋棉的第一站。

中國歷史上種植的是亞洲棉,又稱中棉,或謂土棉,絨短而粗,適於手工紡織。而現在廣泛種植的絨細長而適於機器紡織的陸地棉,以前稱為“洋棉”,乃是1865年從美國引入,首先即在上海試種。

3上海出了個棉業的開山鼻祖——黃道婆。

早在13世紀宋末元初時,上海出了個黃道婆,她教人植棉和紡織,是中國棉業的開山祖師,為當時發展長江中、下游的棉花事業做了巨大貢獻。

4棉花曾帶動棉紡織業成為上海經濟的重要支柱。

自20世紀初以來,上海成為我國棉紡工業中心,市郊盛產棉花,市內紗廠林立,農民種棉,工人織布。白色纖維牽連著上海城鄉千家萬戶,

悅讀城市 申城鄉村:驚呆!棉花不是花,卻曾經是上海的市花

棉“花”的果實,初長時形狀象鈴叫棉鈴,長成後象桃叫棉桃

上海與棉花的“不解之緣”

我國的最早棉花是從國外傳入的,最先分佈於廣東沿海、廣西桂林、雲南西部和新疆等邊緣地區。宋朝以後,長江流域與兩廣、雲貴地區經濟來往密切,棉花種植從邊緣地區向長江、黃河流域發展。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提到,棉花在“宋末始入江南,今遍及江北與中州”。

元代王禎在農學著作《農書》中提到“(棉)比之桑蠶,無採養之勞,有必收之效。”在蠶桑養殖業高度發達的江南地區,棉花的引入對生產結構無疑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堪稱紡織原料中的後起之秀。

悅讀城市 申城鄉村:驚呆!棉花不是花,卻曾經是上海的市花

木棉紡車(《農書》)

我國最早的以紡車為名而用於紡棉的記載

13世紀後期,上海及其附近地區的棉植業和棉紡織業已處於領先地位。16世紀中葉,上海廣泛種棉,並且廣銷於浙、皖、魯、冀、遼、晉、陝等地,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棉花生產基地,曾有“松郡之布,衣被天下”的美譽。

悅讀城市 申城鄉村:驚呆!棉花不是花,卻曾經是上海的市花

明清時期,“中州沃土,半植半棉”

棉花已經廣泛種植

1889年,上海機器織布局開工生產,它是中國第一家棉紡織工廠,從此開創了中國棉紡織工業發展的歷史。可以說,上海不僅是因港成市,而且是因棉興市。上海機器織布局,設在楊樹浦1878年由李鴻章主持籌建後經大火,於1893年重建

而談起上海的棉花生產和棉紡技術歷史,就必須提到對這一重大的生產活動作出傑出貢獻的古代女紡織專家——黃道婆

悅讀城市 申城鄉村:驚呆!棉花不是花,卻曾經是上海的市花

黃道婆(1245~1330),

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徐彙區華涇鎮)人

正是她,在種植棉花千餘年的崖州(海南)學會了種棉、棉紡、棉織的全部技術後,回到家鄉松江府,傳播植棉技術,對家鄉落後的紡織工具進行了極為成功的改革,如三錠紡車紡紗,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棉紡車,比著名的“珍妮機”早四百多年。而今上海市許多地方,仍可見“先棉祠”、“黃母祠”等祠堂遺蹟。

悅讀城市 申城鄉村:驚呆!棉花不是花,卻曾經是上海的市花

位於上海老城廂的“先棉祠北弄”

歷史上曾有一座專門紀念黃道婆的祠堂

悅讀城市 申城鄉村:驚呆!棉花不是花,卻曾經是上海的市花

龍華黃母村黃母祠

清雍正六年(1728)年建,在今上海植物園內

棉花作為曾經的上海市花,為上海贏得了“松郡之布,衣被天下”的美譽,雖然現在上海的棉花產量逐年下降,但棉花與上海的不解之緣仍在這片沃土上以其他形式生根發芽,助力上海發展。

悅讀城市 申城鄉村:驚呆!棉花不是花,卻曾經是上海的市花

數據來源《上海統計年鑑》

悅讀城市 申城鄉村:驚呆!棉花不是花,卻曾經是上海的市花

上海國際棉花交易中心開業盛典

2015年,上海自貿區首批8家大宗商品現貨市場之一的上海國際棉花交易中心已正式開業,並與10家銀行簽署授信總額200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藉助自貿區制度創新,上海國際棉花交易中心將發揮中國上海自貿區和新疆棉花生產的整體優勢,進一步優化棉花交易服務質量,降低中國棉業、棉紡產業的採購交易成本,提升“中國棉業”在全球競爭的新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