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纤毛虫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

一、虾蟹纤毛虫病的诊断方法

1、水质:水体浑浊,透明度及水色给人感觉矇眬不清爽,调水、肥水不爽不起,可怀疑虾蟹有可能寄生纤毛虫;或藻类单一的水体也易起纤毛虫。

2、虾蟹一段时间不能吃料,虾体粗糙,起料台快离水时侧看甲壳有荧光,脚黄、鳃黄,则有可能起纤毛虫,尽快镜检以确定。

3、吃料正常,蜕壳期间出现零星偷死,一般凌晨发现偷死,下午没有,两三天后偷死情况消失,有可能是纤毛虫寄生少量虾蟹导致虾蟹蜕壳不遂。

4、镜检:取样镜检时应注意要多取几次样,一次取样时,要多捉几条不同体质的虾蟹。

虾蟹纤毛虫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

二、防控措施

1、在虾蟹养殖过程当中,纤毛虫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养殖水质与底质的恶化。

随着养殖过程的深入,池中的有机碎屑增多,池底也逐渐的沉积虾蟹的粪便及残余饵料,所以要使用优质底质改良剂进行改底,可有效促进底层的有机杂质、残饵、粪便的分解,提高底质的氧化还原电位,从而破坏纤毛虫的生长、繁殖环境。

2、可以定期使用芽孢杆菌(水体平衡剂)等微生物制剂,以促进养殖水体有机物的分解,减少纤毛虫爆发的概率。

3、及时进行显微镜检可及时发现纤毛虫,防止因纤毛虫带来的经济损失。

4、适当控制投喂,可经常换水,控制水体的有机质。

5、一旦发现有少量纤毛虫建议使用底改如“抑菌净水王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连续改底配合使用“总碱度平衡液”提高体质促进脱壳,避免大量使用杀虫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