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上市並不急迫|吉利資產負債率合理可控

沃尔沃上市并不急迫|吉利资产负债率合理可控

丨何芳、杜巧梅

在剛剛過去的一週,有兩件事又將中國民族汽車企業的代表——吉利汽車推到輿論的焦點。

8月17日,沃爾沃汽車再次傳出上市的消息,一天以後的8月18日,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造訪吉利,在他的見證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寶騰控股簽署深化新能源領域戰略合作協議書,雙方將深化在新能源電氣化領域的合作。

沃尔沃上市并不急迫|吉利资产负债率合理可控

當然,伴隨這兩則利好消息的背後,也有一段時間以來,吉利“狂飆突進”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擔憂,在一系列大手筆併購之中,吉利的資金從何而來?吉利一度高達70%的資產負債率是否合理?吉利一系列大手筆併購與擴張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吉利對沃爾沃上市採取開放的態度。但到目前為止,沃爾沃管理層並沒有遞交沃爾沃上市的提議。”針對沃爾沃上市傳聞,8月14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兼CFO李東輝,在杭州吉利總部對智庫君明確表示。

同一天,作為吉利汽車長期以來重大併購的直接操盤手,李東輝首次公開披露吉利入股戴姆勒的細節,並對吉利汽車“資產負債率高”的質疑作出回應。

沃尔沃上市并不急迫|吉利资产负债率合理可控

沃爾沃上市仍在商討

8月17日,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沃爾沃汽車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

此前,沃爾沃母公司中國吉利控股集團希望其估值能達300億美元,有潛在投資者表示這一估值將能實現。據瞭解,沃爾沃的主要上市地點將在斯德哥爾摩,並計劃後期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

對此,知情人士表示:“全球投資者的初步反饋與沃爾沃的估值預期相符合。”據悉,銀行尚未接到指示開始正式的IPO程序,但沃爾沃方面致力於在今年年底前上市。

與此同時,沃爾沃此次IPO將憑藉15%股份募集約45億美元的資金,這已經是吉利當年收購沃爾沃所用成本的2.5倍。

如果沃爾沃IPO成功,吉利將憑藉99%的持股比例成為最大受益者,除去此前收購沃爾沃的18億美元,吉利或將得到282億美元的溢價。

沃尔沃上市并不急迫|吉利资产负债率合理可控

針對“沃爾沃汽車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IPO”的傳聞,8月17日晚間,吉利控股集團公關傳播部相關人士對智庫君回應稱:“不予評論。”

從吉利方面傳遞的信息表明,沃爾沃並不急於上市。“只有通過上市融資才能解決企業發展的資金問題、或者對於投資人有任何上市承諾不得不上市,這兩種情況對於沃爾沃來說,都不存在。”

李東輝列舉了一組數據,2015、2016和2017年沃爾沃利潤分別為50億、100億和140億克朗;今年上半年,即使由於匯率變化導致20億的虧損,但上半年沃爾沃的利潤仍為78億克朗。

沃爾沃汽車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沃爾沃汽車2018年上半年的全球總銷量為31.76萬輛,相比去年同期的27.76萬輛,增加了14.4%。在中國市場,沃爾沃汽車今年上半年的銷量為6.15萬輛,同比增加18.4%。沃爾沃汽車集團上半年營業利潤達到78億瑞典克朗,同比增長15.7%,創有史以來最佳業績。

“從盈利性、現金流各方面來看,沃爾沃並不存在上市的迫切性。”李東輝告訴智庫君。

全球範圍內,沃爾沃汽車是目前為數不多盈利穩健、卻還未登陸資本市場的汽車企業,這也是投行和機構迫切希望沃爾沃IPO的原因。

熟悉沃爾沃的業內人士表示,大量的投行主動上門找沃爾沃和吉利的管理層,建議沃爾沃去上市。

此前,沃爾沃汽車就曾多次陷入即將IPO的傳聞。今年5月份,有消息稱,吉利集團選擇花旗銀行、高盛和摩根士坦利,作為沃爾沃汽車IPO的主要承銷商,計劃最早在今年秋天發行股票。

由於機構投資者在沃爾沃汽車上市計劃的初步討論中對這家瑞典汽車製造商的估值在120億至180億美元,遠低於浙江吉利與沃爾沃汽車160億至300億美元的期望估值。分析人士認為,估值分歧可能意味著沃爾沃汽車IPO時間延遲。

當然,沃爾沃IPO的確只是時間的問題。因為如果沃爾沃能夠成功IPO,無論是對沃爾沃長遠的可持續發展,還是為吉利下一步的發展,都極為有利。沃爾沃不僅能夠通過豐富融資方式,降低在財務層面對吉利的依賴,也將緩解吉利控股集團的部分資金壓力。

吉利資產負債率合理可控

過去八年以來,中國吉利一直處於快速擴張的狀態,在收購沃爾沃之後,先後收購寶騰和路斯特、飛行汽車公司、並於今年2月24日一舉收購戴姆勒9.69%股權、成為最大股東。

伴隨吉利的併購與擴張,資金壓力和資產負債率一直是業內關注的重點。

併購戴姆勒整個收購的資金結構方面,吉利採用了“股權領口”的方式。“由境外銀行來搭建這些結構,包括戴姆勒股票的購買,包括引資結構的安排,整個併購通過購買股票和引資結構的搭建完成的。”李東輝表示,引資結構的安排是在一天內完成的。

沃尔沃上市并不急迫|吉利资产负债率合理可控

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吉利前期在市場中購買部分戴姆勒股票,按照德國方面規定,所佔股比低於3%的時候需要披露,在接近3%的時候,吉利一下通過交易達到9.69%,2月23號完成、2月23號閉市之時對外披露,嚴格按照法律監管的規則,同時避免了股票市場的波動。

“併購戴姆勒的資金沒有動用來自中國境內的一分錢,吉利的資金也沒有流到境外,而是完全按照相關法規進行的資本運作。”李東輝強調。

此前,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也曾公開表示,收購戴姆勒的資金基本上都來源於海外資本市場,完全沒有使用中國境內資金,其中80%左右來自海外的外資銀行,小部分來自海外的中資銀行,還有一部分是吉利自有資金。

據瞭解,興業銀行已經公開表示,參與了吉利入股戴姆勒的項目。此外,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摩根斯坦利銀行也曾參與其中。

李東輝透露,戴姆勒股權分散、盈利性好、分紅比例高、每年現金分紅超過5%以上(按股票價值)以及戴姆勒的現金流動性很好,加之股票、衍生品的表現很活躍等因素,是吉利搭建引資結構並完成對戴姆勒收購的基礎,而且並未造成股價的波動。

經過了一系列大的併購,對於吉利控股集團的資產負債,李東輝認為認為目前業內對於企業資產負債率高低的評判標準,更多參照的是國內上市汽車公司的情況,但是國內上市汽車企業很多並非整體上市。

“按照世界五百強企業資產負債率普遍在70%以上、很多都在80%的標準來看,包括寶馬、奔馳、大眾等全世界的最成功的幾個汽車企業,他們的資產負債率都是在78%以上。吉利控股集團2017年的資產負債率為67.3%,低於70%,完全是符合標準的。”

在今年7月出爐的世界500強企業排行中,作為入榜的唯一一家中國民營車企,吉利憑藉411億美元的營收上漲76名,首次衝進前300,列第267位,而4.4%的利潤率也是入圍百強的中國汽車企業中,最高的。

實際上,吉利控股的負債雖然達到1842.6億元,但截至2018年一季度,吉利的總資產已經達到2773.83億元。“這兩組數據要結合在一起看,才不會以偏概全。”有分析人士認為。

除此之外,2017年吉利控股集團握有現金540億元,銀行承兌稅票240億元,現金加等價物約等於780億元現金等價物。同時,從淨利潤上看,2016年和2017年,吉利控股的淨利潤分別為117億元和188億元。

“目前來看,吉利控股的利潤增長很快,負債是合理並且可控的,而且各項數據都很健康。”上述分析人士認為。

吉利帝國擴張邏輯

至此,吉利快速併購與擴張的邏輯是什麼?

在李東輝看來,雖然近兩年來吉利進行了多次海外併購,並頻繁進行投融資,但吉利並不盲目。吉利的每一樁併購都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以未來戰略為基礎進行全盤考慮。

“目前,吉利所有的決策都圍繞著自有金融和未來汽車生態鏈佈局。”李東輝告訴智庫君,這是吉利擴張與併購的背後邏輯。

據瞭解,吉利控股集團目前分為五大板塊:吉利汽車集團、沃爾沃汽車集團、吉利新能源商用車(包括新能源的巴士和卡車、電動汽車兩個品牌)、新業務集團(包括曹操專車等創新業務)、和第五大板塊銘泰集團(專門投資教育、體育)。至此,吉利業務已經涉及未來出行的全產業鏈佈局。

不可否認,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要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汽車未來的生態包括商務的模式,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除了整車領域的併購之外,吉利汽車今年另外兩次收購同樣值得關注。4月13日,吉利控股集團收購丹麥盛寶銀行51.5%股份已獲得丹麥金融監管局“FSA”批准,該股權市值約為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24億元)。

沃尔沃上市并不急迫|吉利资产负债率合理可控

7月5日,由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吉利控股與騰訊公司共同組建的國鐵吉訊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這意味這吉利成功拿下高鐵WI-FI。

“投資高鐵wifi同樣也是圍繞未來汽車的生態鏈的佈局,或者說吉利未來要走線上技術發展的方向。”李東輝強調,同時迎接電動化、智能化和無人駕駛這個趨勢,這是大的戰略和思考。

作為一家希望躋身世界的中國汽車企業,“補缺”是迅速成長的有效手段。

在金融領域,吉利收購盛寶銀行,圍繞汽車產業鏈,提供汽車金融和融資租賃,為終端消費者提供融資,促進汽車的銷售。

據瞭解,盛寶銀行在全世界88個國家的證券交易所聯網交易,通過它的單一的賬戶可以買這88個國家的股票、債券、各種各樣的基金、ETF、外幣以及在這個基礎上組合了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品;同時,外幣交易額超過世界上所有大的銀行的電子交易。

“盛寶銀行在金融的專業性上和在IT的智能性、安全性上都是處於世界上領先的水平,未來將與汽車生態鏈相結合,這也是基於吉利自身的金融在線發展、智能化的發展以及與整個汽車生態鏈的銜接。”李東輝最後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