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記住我們知青的歷史(作者:王立華)

記住我們知青的歷史

人生是一個歷史過程,人每天都在創造歷史,書寫歷史,我們這一代人是用青春創造了知青的歷史。這是一段史無前例的特殊的歷史,是千年萬古沒有的歷史,也是以後不會再有的歷史了。雖然知青的歷史有五十年了。但是對我們當年的知青歷史還是記憶優新。

知青往事|記住我們知青的歷史(作者:王立華)

作者王立華武戎裝照

腦海中經常展現當年下鄉的情景。過去的歲月如同剛剛發生一幕一幕。幾乎連微小細節都歷歷在目。我們知青和農村有一段割捨不斷的歷史,有一份躲不開的緣份。有一群難以忘懷的親人,朋友。農村是我們第二個家鄉,至今我們知青的心裡仍閃耀歷史的光芒。

1968年5月26日,我們離開了從小長大的家,插隊農村。那一年我們揮淚告別了戀戀不捨的學校,幾分新奇,幾分迷茫,幾分困惑,那時我們接受的再教育是要紮根農村一輩子。每天我們是跟著太陽出,伴著月亮歸,在廣闊天地裡施展作為,認真修理地球。我們經歷了非常艱苦的生活。有的地一根壟一個上午都鏟不到頭,真累啊。一次渴了時候沒有水了。我們到附近水泡子去喝,水中游著紅色的小蟲子,我們不在乎了,太渴了。秋收的時候。一次我們捆糜子,馬拉收割機一圈一圈轉得非常快,我們跟不上,一捆一捆的忙不過來,最後收割機壞了,停了,我們高興地蹦高呼真好,一點都不掩飾自己的錯。晚上睡覺時候,男女同學各是一個長條的炕,人多房子小,我們是十幾個人擠在一個炕上,褥子摺疊過來鋪,一個挨著一個,翻身都困難。那時是沒有娛樂的場所,沒有電視看,沒有電影看,沒有電話打,想回家沒有公交車。下雨了我們沒有雨傘;下雪了,我們的衣服單薄,在雪中跑著走路。日子簡單、平淡。我們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理想,沒有泯滅那種奮發向上的意志。農村是我們途徑的歲月,青春是我們奮鬥的資本。我們用實際行動,書寫自己的青春。

知青往事|記住我們知青的歷史(作者:王立華)

雖然我們在農村這樣的勞動,我們仍然不放棄心中的理想,沒有泯滅奮發向上的意志,也不是心情頹廢到最低層。我們常常在勞動結束的時候,或者下雨不勞動的時候,去複習文化課。做習題,寫點什麼,看看書,當作生活的樂趣。當年“文化大革命”很多書都劃到封資修範疇,農村沒書看,我們找到有文字的不管什麼都要看看,就等於業餘文體活動了,拓寬自己的生活。有時候也到農民家去聊天,緩解一下自己的寂寞。我們最期盼的是考大學,一年後開始推薦上大學了。我是第一批去的,陸續走了一部分。幾年的時間裡,對知青開始招工了,大部分知青陸續走出了農村,參加工作的人很多。

對於知青來講,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苦衷,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難處,但是大家都熬過去了。這是對我們的鍛鍊,是讓我們深刻的體驗了農村的生活。多少年過去了,我們絕大部分知青都有了自己的工作。等我們再次回到當年生活的農村時,如同見到了自己的親人一樣,心情百感交集,讓我們興奮的是看到農村有了很大的變化。房子不是小土房了,磚房鐵皮蓋了,有的還蓋了樓房,叫我們心裡很欣慰。我們的國家大步的發展了,社會進步了,農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民種地從播種、鋤地、培壟、收割、運輸等流程上全部是機械化了。用不著像我們當年一鋤一鎬地勞動了,大大地解放了勞動力。我們揮汗前進的農村,一下子有了很閒暇的時光,叫我們由衷的高興啊。我還去過遜克農場,變化的和城市似的,我去了公園和我去過的大城市公園相似了,高興的為這個農場做了美篇,投稿發了頭條。

五十年了,當時我去下鄉的幹岔子鄉,去的是幹岔子島。當年我們在這裡種過地勞動過,當今乘船到了這裡,有了很大的變化。看了地裡的莊稼真好,房子也建的好,讓我一下子想到了當年,不知道為什麼,居然眼淚汪汪的。為幹岔子島拍了很多農田圖片。這是我一生都不忘掉的地方,是我戀戀不捨的地方,是很想念的地方。

知青往事|記住我們知青的歷史(作者:王立華)

和我們下鄉的知青還有上海知青,當年的他們遠離家鄉上海,比我們還難。和家鄉聯繫不方便,吃苦受累,每天都是艱苦的勞動著,一年、兩年、很多年的都有。農民對他們非常地好。他們對農民像親人一樣。隨著時間的變化,他們和我們一樣有的上了學,有的參加了工作,有的入伍了,有的回了上海。歷史向前發展,幾十年過去了,這些上海知青沒有忘記當年插隊的遜克縣。沒忘記所在的農村,情深義厚。很多上海知青回到第二故鄉遜克縣,看望當年在此插隊的村民。當他們給村民打了電話說要來的時候,有的農民趕著車去村口接,有的農民開車到縣城去接。見面流淚大聲呼喚著,擁抱著,就像見到了爹孃,兄弟姐妹。無論當年怎樣艱苦,一起生活的感情是顛撲不破的。一次我在縣裡街道上看到了上海知青掛的條幅,寫著我們回到了第二故鄉,探望親人等字樣,我看了非常的感慨,我們都是知青啊。我外出到了上海,看到了當年的知青,他們熱情地招待我,宴請吃飯。我激動非常,我離開了上海,仍然是親密聯繫著。這不是僅僅對我這樣熱情,是和很多遜克人聯繫的。在網上,微信上聯繫。我的微信上有很多群,比如戰友群、公安群、家鄉群、文學群、同學群等等。我有兩個戰友去群,其中有個戰友群,是在遜克武警服役的上海知青,他是群主,由於對遜克的深情,群名居然叫“遜克干城”,上海人居然想念的是遜克。我有三個文學群,其中一個文學群,群主仍然是上海知青,群名居然是:“遜克知青寫作攝影交流群”,把遜克寫在前面。別的公安群、家鄉群,也有很多上海知青。他們拿遜克就當自己的第二故鄉啊!很多遜克人到了上海,上海知青就立即盛情招待,並且每次都做美篇。有個叫孫耀芳上海知青,為去上海的遜克人做了很多的美篇。表達遜克人和上海知青的關係,表達知青之間紀念活動的美篇做了一百多個。當上海知青在下鄉五十週年時發了紀念章,搞了紀念活動。也做了美篇,我看到後非常的激動,我就給他投了稿,發了頭條。結果全國各地的很多知青都發點評啊,居然有五百多人給點評,有二十萬人觀看,紀念當年,上海知青把遜克人時時刻刻擺在心中。叫人很感動的!這些美篇閃爍著知青的歷史,閃爍著歷史的光芒。遜克的山,遜克的水,遜克的人,永遠留在上海知青的記憶中!

知青往事|記住我們知青的歷史(作者:王立華)

王立華(左五)和知青、同學在幹岔子江畔合影

知青的歷史,已成為過去了。知青的生活是一段不可複製的人生經歷,知青在黑土地上留下了奮鬥的足跡。知青是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我們是老三屆,可以說是二十世紀有文化的年輕人。知青用自己的青春書寫了一代人的命運,讓我們品嚐了一段有刻骨銘心的人生經歷,磨難是我們的人生財富。知青也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一頁,我們撐起祖國的脊樑,我們的命運和共和國膠黏在一起的。當年的我們後來走向各行各業,施展我們的智力和能力,努力工作,勇往直前,不懼艱難困苦,樂觀豁達,是對我們的鍛鍊。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今天越走越遠了。但是回想知青生活,仍然把我們帶回青春時代,帶回農村廣闊天地,知青生活也是我們一筆重大的精神財富!知青的歷史讓我們更加珍惜,更加璀璨,更加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