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牀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說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說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非常有意思,聽起來朗朗上口,還從中告誡了人們很多人生道理,因此流傳度很高。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你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說是什麼意思?

首先說“床不離七”,因為“七”與“妻”同音,所以木匠在做床的時候,一般尺寸末尾都是七,比如三尺七、四尺七、五尺七等,多了這個“七”,就不擔心娶不到媳婦。其實這也就是圖個好兆頭,圖個吉利罷了。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說是什麼意思?

然後是“棺不離八”,因為“八”和“發”諧音,所以木匠在做棺材的時候,棺材的尺寸以及用的木板數量,都要帶著八,有升官發財的寓意。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說是什麼意思?

“桌不離九”,是因為“九”和“酒”同音,意思是待客吃飯的時候不離酒,所以木匠做桌子的尺寸時不能離開“九”這個數字。萬事圖個吉利,反映出了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