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请培养孩子的敬畏精神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请培养孩子的敬畏精神

敬畏神灵

熊孩子为什么那么胆大包天,恣意妄为,毫不畏惧呢?那是因为他缺乏敬畏精神。

什么是敬畏精神?

敬畏是指既尊敬又害怕。它是对权威、崇高或庄严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精神情感,它包括人们对鬼神的敬畏、对强大的自然力的敬畏。通俗地讲,就是害怕一种超自然的力量。

一个孩子从小天不怕,地不怕,天下只有我最大,对任何事、任何人没有任何敬畏心理,这样的孩子难免日后做出违反道德法律,蔑视生命,灭绝人性的事情,对家庭、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弑杀双亲,轮奸少女,虐待动物等恶行屡屡见报,如果再不加以制止和教育,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多。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请培养孩子的敬畏精神

敬畏生命

那么,怎么教育小孩从小就有敬畏精神,远离恶行呢?

01

天上有神明

在孩子3-7的时候,请一定要教育孩子,天上有神明。你做任何坏事,天上的神明都看得见,然后会伺机惩罚你。小时候,大约6岁左右,我去偷隔壁邻居菜园一根黄瓜(实际上自家菜园也有,就是开始学坏),被正好来摘菜的妈妈看见,她一把我拽过去,非常严肃地对我说“你以后记住,在你偷东西做坏事的时候,上面的雷公会看见,下雨的时候它就会找个机会劈死你!”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偷人东西,每次快要下雨的时候,赶紧躲在家里,生怕被雷公找到。这时我第一次敬畏雷神,相信上天有神明。自那以后,陆陆续续大人会从不同的方面教你敬畏神明。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小朋友们与邻村的小朋友们吵架,吵着吵着就骂其了对方的爹娘和八辈子祖宗,路过的大人说“小东西,这么小就骂人家长辈,小心上天会把你们的牙齿打掉,舌头烂掉。”过后不久,我们真的掉牙了,因为我们正处于换牙的年龄,但那时大人的话还真把我们给唬住了,还真以为是上天在惩罚我们对长辈不敬。小时候最全面教育我们敬畏神明的是一位我们村的一位识字的老爷爷,天天跟我们讲一些做坏事会受到惩罚的故事,当你做了坏事,神明会化身各种鬼怪晚上会来找你,吓得我们再也不敢偷别人家的东西了。小时候大人对我们敬畏神明的教育非常深刻,至今还在鞭策我们的行为。

02

适当的打骂

孩子到了8-12岁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心智,不太相信神明,行为开始有点挑衅,我才不信神明,我就要这样做,看看神明怎样惩罚我,他在试图验证神明的存在。这时,父母的管教应该严厉,适当的打骂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时候正是固化敬畏心理的时期,通过父母的打骂再次告诉他,不能乱来,如果神明不惩罚你,我也要惩罚你,有些事情是坚决不能做的。

03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到了13-18岁的时候,是叛逆期高峰,是青春无敌的时候。他们这个时候心理是父母的言行和思想都过时,我才不要和他们一样,我的青春我做主。行为表现为打架斗殴、追新猎奇、炫酷装逼。但一旦犯事他们也应付不了,心理犯虚。这时,父母除了必要的打骂,更要告诉它,你已经长大了,你要为你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了坏事要承担后果,我不再替你善后。只要有一次教训,他们就知道自己应付不了,以后就会收敛多了。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事事为他圆场,这样他就会有下一次,再下一次,最后后果严重,无法收场,父母后悔就来不及了。

04

因果报应

孩子在18岁以后,心智已经成熟,但自控能力还是不够,特别是在欲望面前还是难以把持。这个时候要告诉孩子,要自控,坏事千万不能做。恶行必有恶果,因为这是因果报应的必然法则。如果并不能行善,至少不能去作恶,否则必将遭到报应。古话说得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千古不变的因果报应在万千变化的世界里以它自己的方式悄然地惩罚和奖赏着世上每个人,监控着每个人,评价着每个人,谁有无法逃脱它的掌控。

教育孩子从小敬畏神明,远离恶行,积善行德,余生必有余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请培养孩子的敬畏精神

敬畏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