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强调100遍的经验:好小说是修改出来的!

值得强调100遍的经验:好小说是修改出来的!

大家好,这是一个新开的固定栏目【24堂写作必修课】,我将每周为大家讲一堂课,课程结束时,我会给大家布置课堂作业,并将作业展示在下一堂课里。

很多热爱写作的同学会有这样的困惑——

“我是个一文不名的小作家,就是想要通过写作养活自己,为什么我离畅销还是那么远?

我一直有写作的梦想,可刚写几行,灵感女神就离我而去,难道我活该写不出好故事?

我其实不想成为作家,我只是想让作文的分数好看一点;

我甚至也不喜欢写作,我只是希望自己的文案拿得出手;

……”

其实你需要的就是创作能力,那么跟我一起学习写作吧!

【适合谁看】

√ 想通过写作全面激发灵感的创意人士

√ 对写作行当充满好奇的“门外汉”

√ 苦于灵感蒸发的写作菜鸟

√ 悬疑小说狂热爱好者

√ 悬疑影视作品重度食用者

√ 蔡骏老师“脑残粉”

【你将获得】

真的技巧:是联想不是胡思乱想,是结构不是套用模板,从开头到结局,炼词句、控节奏,写作从此有了章法。

好的经验:阅读也有讲究,敏感大有裨益,听蔡骏如何处理写作和生活的关系,不仅是写作课,更是无所不包的生活箴言。

妙的见识:一条丝巾也能写成一本小说,一首流行歌引发巨大创作冲动,从此一起做天马行空、旁征博引的文艺青年。

值得强调100遍的经验:好小说是修改出来的!

第十二堂课

千锤百炼:修改小说也是有章法的

大家好,我是蔡骏。

这是我们的第12节课,当你完成小说你还需要好好修改它,修改小说也是有章法的。

写小说就是修改小说。

每写完一个故事,或者一本书,我都会在最后会写上多少稿的日期。在最新长篇小说《镇墓兽》里,我写下这些日期:“2017年2月4日星期二初稿于上海”一直到“2017年8月8日星期二七稿于上海”。

半年的时间里,《镇墓兽》我前前后后修改了七稿,最后才交给出版社,才跟读者见面。所以,今天我要跟大家聊的主题是,修改。

修改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即使再天才的作家,一部作品出来后,也需要经过修改的阶段。1954年,海明威因《老人与海》这部伟大的小说,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有个非常激进的说法,

所有的初稿都是无法直视的。也就是说,他认为好作品是反反复复地修改出来的,最终把一部作品打磨到接近完美。《永别了,武器》这部长篇小说,单单结尾,海明威就写了十七八个版本。

大多数作者的写作,都非常依赖灵感。灵感,有时候可能是一个故事的点子;有时候,就是开头的一句话;有时候,可能是写作的氛围。总而言之,写作有着它感性的一面。我在写《生死河》、《谋杀似水年华》的时候,几乎都用非常饱满的感情在写作。尤其是《谋杀似水年华》,我记得一天写作有将近万字,状态好得惊人。

但有时候,好状态是会欺骗人的。一个好的作者,必须会分辨出自己笔下的文字,哪部分是好的,哪部分是不足的。阅读原稿、修改小说,就是这样一个辨别与完善的过程。让自己的小说趋于完美,也是作者的天性与本职工作。

有位作者曾说过:写作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一切都可以反复修补。在修修补补的过程中,激动人心的事情往往就会发生。写小说就是持续不断地进行修改。

怎么去修改自己的小说呢?

通读原稿,让人物与小说整体气质相吻合。修改错别字、修改语法的错误、调整小说架构、修改叙述方式……等等,都是修改小说。错别字、语法错误这些太过于基本的修改,我就不打算展开来讲。我就说说我自己是在修改小说的。

写完部分小说后,最基本的就是通读原稿。很多伟大的作家,甚至会念出自己原稿,听一听文字中有哪些不妥当之处。我们创作一个类型故事,一个悬疑故事,可以不用这么较真。

通读原稿最主要的是看故事中有没有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有没有前后矛盾之处。把这些找出来,进行修订,尽量让故事逻辑完整。

比如说,金庸每隔几年都会修订自己的武侠小说,大情节、大框架不改,就改一些小细节,让自己的小说趋于完整。《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在连载时是“王玉燕”,玉是贾宝玉的“玉”,燕是“燕子”的燕,名字显得乡土味重点,给人感觉与“王语嫣”不可同日而语。

再举个金庸的例子,《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在连载中是有些腹黑、心狠手辣的成分在,但经过修改后,张无忌的气质就变得宽厚、对男女情感甚至拿不定主意,左右为难。这是通过删减、修改部分的情节,让人物形象更加完整,符合小说的整体。

谢谢关注,我们下一堂课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