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談性,有點尷尬但很重要

“我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小時候可能都問過父母這個問題。你還記得父母是怎麼回答你的嗎?很多父母可能會顧左右而言他,因為感覺尷尬而說些類似“撿回來的”、“石頭裡蹦出來的”這樣似是而非的答案。那怎樣的回答才是更適合的呢?關於兒童性教育,我們經歷過恐慌,也經歷過憤怒,還經歷過羞於啟齒,但更多的時候,我們似乎總停留在迷茫上:究竟什麼樣的性教育是恰如其分的?

我們大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大概未曾經歷系統性教育。大多數人都是在跌跌撞撞中,懵懵懂懂地明白了關於性的那些事兒,而等我們有了孩子的時候,我們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更積極主動的告訴孩子,關於性的知識、風險、樂趣與美好。

這將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漫長過程,但永遠沒有開始得太晚的性教育。今天,書評君整理了性教育專家黛布拉 ·W.哈夫納博士在《從尿布到約會》一書中的諸多性教育觀點,跟大家分享關於性教育的幾個重要場景與思考。不管是用於兒童性教育,還是用於補齊你自己缺失的那堂性教育課,這都是有益的開始。

和孩子談性,有點尷尬但很重要

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

對嬰兒進行性教育?這聽起來或許不可思議,但實際上,從嬰兒出生的時候開始,它們就開始感知自己的身體了。在給孩子洗澡和換尿布時,就是你開始教孩子認識身體各部位的最佳時機。

當孩子5-6個月大時,許多父母開始跟孩子玩這樣的遊戲:“這是你的鼻子,這是你的肚子,這是你的膝蓋,這是你的腳趾。”

和孩子談性,有點尷尬但很重要

很多兒童生理教材中,會自動略過“陰莖、陰部”的名稱,如此避諱反而給孩子傳達性羞恥、不自在的感受。

但如果你這樣說,就會無意間給孩子留下了你處理性問題的最初印象:它們1/3的身體部位是沒有名稱的,而這1/3與身體的其它部位是不同的。如果父母們能學著平靜且無畏地說:

“這是你的鼻子,這是你的肚子,這是你的陰莖(陰部),這是你的膝蓋,這是你的腳趾。”

這將是很棒的性教育。

讓寶寶知道每個身體部位都有自己的名稱,並且都一視同仁。從小教孩子表述性器官的正確名稱,才能夠讓孩子欣賞身體的美,而不對性相關的部位感到羞恥,同時,也能夠更加有效地幫助孩子進行日後的性教育,萬一發生性相關的侵害,孩子也能夠具備準確說出性侵害事件的能力。

“我是從哪兒來的?”

當孩子在2歲半到5歲之間,他們可能會問你這個問題。你如果有所準備,就會好得多。心理學家說,孩子在大約4歲左右,就會懂得嬰兒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在出現之前,一定還有什麼事情發生。

如果你只是簡單地回答:“你還太小,你不懂這個,以後我會告訴你”,你可能會暫時迴避這個問題,但這樣的回答給孩子傳遞的信息是你不想和他們談論性問題。而如果你過於細緻地描述性交的具體細節,大多數孩子可能會感覺厭惡。那麼,比較恰當地分寸在哪兒呢?

和孩子談性,有點尷尬但很重要

面對“我從哪裡來”的提問,你可以這樣處理。圖片由青豆書坊提供。

首先,你應當瞭解孩子已經知道些什麼。你可以先說:“你認為你是從哪兒來的?”其次,要記住你希望與孩子分享的價值觀。第三,你可以從簡單的問題開始,觀察孩子是否對繼續討論這個問題感興趣。如果你確認孩子想要了解整個孕育過程,你可以這樣介紹: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誕生之前,需要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女人身體裡有一個微小的卵細胞,男人身體內有些微小的精子細胞。當這個卵細胞和精子細胞結合在一起,就開始有了寶寶。

和孩子談性,有點尷尬但很重要

除了教導知識,還需要思考你想傳達的性價值觀是什麼?

對孩子來說,理解精子細胞、卵子細胞和受孕這些概念,可能有些困難,但你還是應該讓孩子對這些名稱有印象。如果孩子繼續提問,“那個卵子和精子是怎樣結合在一起的呢?” 那麼,你可以簡單介紹性交是什麼:

當兩個成人彼此相愛,他們會互相親吻、擁抱,以感到舒服的方式愛撫對方。有時候男人把他們的陰莖放進女人的陰道里,陰莖把精子射進陰道里,精子沿著陰道遊啊遊,遊進女人的子宮裡,當精子遇上子宮裡的卵子時,一個寶寶可能就開始了。

面對可能的性侵害......

在美國,每天發生數百起性侵害,每年有50萬兒童被報道遭受性侵害。有7%的12歲以下女孩說她們被性侵害過;有4%的12歲以下男孩說他們被性侵害過。在這些案例中,有90%的襲擊者是孩子家庭裡的某個人或者家裡熟悉的某個人。而容易令人忽視的一點是,孩子們也會遭到其他孩子的性侵害。

你需要知道沒有100%萬無一失的方法預防性侵害。但我們可以幫助保護兒童,幫助孩子識別性侵害,讓他們知道自己面對侵害時該怎麼做。

“觸摸和侵害(good touch,bad touch)課程盡力讓孩子知道合適觸摸和不合適觸摸之間的區別。但要讓7-8歲以下的孩子理解這些概念可能很困難。一個成人的性觸摸可能感覺像是好的觸摸;而被醫生檢查,或給他們洗頭可能被感覺為壞的觸摸。

“不,走開,說出來(no,go,tell)”課程可能更適合一些。它們教孩子,如果有人想要傷害他們,要說“不”,並馬上離開那種環境,並且要告訴父母或照看者。

和孩子談性,有點尷尬但很重要

要明確告訴孩子,哪些地方不允許別人觸摸。

同時還有一點也很重要,不要讓對性侵害的擔心,影響孩子與人的正常接觸。你需要教孩子判斷誰可以觸摸他們,誰不可以。這些要點可以參考:

你的身體屬於你自己。

父母幫你洗澡,父母(或保姆、其他照看者)幫你擦乾淨身體,醫生或護士為你檢查身體,這些都是看或觸摸你身體的合理情況。

如果有人使你感覺不好,或感覺怪怪的,或他們做的事情使你感覺“糟糕”時,儘快到父母身邊來。

如果你不想讓某個人摸你的身體,你可以告訴他不要碰你。

如果某人摸你並且讓你保守秘密。無論如何都要告訴父母。

如果發生了某種情形,讓你覺得怪怪的或不好,就大膽地說“不!”,試著趕緊離開,並馬上告訴父母。

面對媒體中的性信息

今天的媒體——電視、電影甚至新聞——可能是孩子們最常接觸的“性教育者”之一。電視和電影教孩子怎樣做男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怎樣融洽相處,什麼是互相吸引,甚至什麼是“性感”等等。對於媒體向孩子傳達的這類男女關係內容,你可能有很多不贊同,而且的確很少有電視節目會塑造男女之間真誠的、平等的關係,幾乎沒有節目會展現負責任的性行為。

如果你對電視節目對孩子的影響感到很擔憂,你可以試試這幾個建議。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用自己的評判標準決定哪些電視節目是適合孩子看的,不要相信那些分級系統;不要把孩子放在孩子的房間裡;自己要做一些電視節目的研究;尋找可教時刻。

和孩子談性,有點尷尬但很重要

生活中的一些“可教時刻”。圖片由青豆書坊提供。

這個“可教時刻”,就是指生活中會有一些合適的契機,作為你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切入點。在看電視這件事情上,以下這幾種情況就是很好的“可教時刻”:

咦,那個女孩看起來真是瘦得皮包骨頭。你認為那有吸引力嗎?

我討厭那個廣告,好像只要用那個洗髮水男孩就會喜歡你。

我喜歡那對情侶討論他們是否應該發生性行為,而不僅僅是去做這件事。

電視上有那麼多單親家庭,真讓人吃驚!

你喜歡的哪個節目展現了你喜歡的女人或女孩?

你喜歡的哪個節目展現了你喜歡的男人或男孩?

整體而言,關於媒體中的信息,你可以給你的孩子這幾條建議:

在電視、電影、書籍和收音機中,有些內容是真實的,有些不是。

一些媒體創造出來的人和事與真實情況並不同,它們往往比真實情況要好很多。

有些節目不適合你這樣年齡的兒童看。

當你的孩子即將開始約會時

當孩子成長到青春期,他們開始自主地探索建立親密關係,開始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約會,一些孩子開始與他人嘗試性行為。你會發現孩子開始對自己的外表格外注意。面對這些變化,應該如何應對呢?

如果你發現孩子戀愛了,認真對待他們的感情非常重要——就像分享你的價值觀和設定規矩一樣重要。把孩子的熱戀和初戀當作一個機會,與他們談談你的性行為價值觀和對現在青少年的一些看法,與他們解釋愛與性是不同的,它們往往會同時到來,但也不總是如此。

和孩子談性,有點尷尬但很重要

與孩子溝通性問題時,可採用的“三步溝通法”。圖片由青豆書坊提供。

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性交是一個需要鄭重思考的成人決定。父母希望他們在開始考慮這件事時就來告訴爸爸媽媽,父母會幫助他們一起來思考這個決定,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會一直關愛他們。

幾乎所有的青春期孩子都被他們的外貌所困擾,請儘量幫助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吸引力。同時,也要提醒孩子,在生活中,外貌不如性格、智力、愛和友誼那麼重要。與孩子談談,對一個人來說,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有關身體與形象,這幾個要點可以與孩子分享:

一個人的外貌是由遺傳、環境和健康習慣決定的。

身體外貌主要取決於從父母和祖父母輩繼承來的基因。

媒體會描繪“帥哥美女”,但大多數人不符合那些形象。

美的標準依時間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由他的外表決定的。

最後,要跟大家分享些關於“性教育”的總體想法,可作為小貼士使用。

性教育小貼士

  1. 記住,孩子希望與你討論你的性價值觀。

  2. 不要只是被動地等孩子來問問題。

  3. 鼓勵你的孩子提出問題。

  4. 如果不知道答案,也沒有關係。

  5. 覺得不太自在是正常的。

  6. 尋找“可教時刻”。

  7. 認真聆聽孩子的話語。

  8. 僅討論事實是不夠的。

  9. 對兒子和女兒都要進行性教育。

  10. 花時間認真思考,你希望向孩子傳遞怎樣的性價值觀。

  11. 教孩子性知識是父母雙方的職責。

  12. 實踐練習。

  13. 使用適合孩子發展水平的詞彙和概念。

  14. 犯錯誤沒關係。

  15. 身教勝於言行。

  16. 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17. 理解兒童性內容與成人性內容的區別。

  18. 性教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19. 別忘記同孩子談論性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