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智慧書香節」提供全新閱讀體驗

本報訊(記者 馮海波)近日,以“新時代 心悅讀”為年度主題的“2018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落下帷幕。今年書香節特別設置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主題展銷區,重點設置廣東出版館、中國出版集團館、羊城書展館等展銷專區和港臺展示區,新增省際交流館、新西蘭館、城市書店館和美好生活館,粵版圖書,津、遼、蘇、皖、豫、陝版圖書,中版圖書,以及港臺、新西蘭等海外圖書同臺亮相,嶺南文化、中原文化、淮揚文化、徽州文化、三秦文化,以及港臺和新西蘭海外文化在書香節的主會場交相輝映。

2018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智慧書香節”提供全新閱讀體驗

今年書香節也依託“互聯網+”等創新技術,在打造智慧書香節上持續發力,讓讀者享受到更多創新技術帶來的不同閱讀體驗。其中,依託“互聯網+”對今年數字出版館進行全面提質升級,組織國內知名數字出版企業參展,集中展示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先進技術在出版領域運用的創新成果,集中展示電子圖書、電子閱讀器、ISLI標準圖書、二維碼圖書、VR/AR圖書及其他數字出版產品,推廣新媒體閱讀、手機閱讀、多屏閱讀等數字閱讀模式。

書香節期間也舉行了多場論壇和沙龍活動。其中,在“科技時代的文學創作”主題沙龍中,多位廣東青年作家圍繞如何把握文學與科技的關係、“井噴式”科幻文學的未來以及廣州本土文學出路等問題,分享了自己的獨到見解。有作家認為,科技影響文學書寫的對象,甚至改變文學書寫的工具。目前,微信等科技產品改變了文學作品發表、推廣、閱讀和評論的格局,為作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新書發佈也是書香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其中,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舉辦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研究叢書》新書發佈會。該叢書遵循區域經濟演化的視角,以歷史發展過程作為研究的出發點,考察過去30年粵港澳灣區經濟、社會、政治等領域的區域融合模式,提出舊有的融合模式是建立在產業自組織基礎之上的發展方式,為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和應對策略提供決策參考。叢書圍繞產業資本投資這一中心,以行政體制、社會事業、市場運作、法律制度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為主題,以促進包括商品、服務、金融資本、知識產權、專業人才流動等在內的深化行政審批、社會保障、產業結構、法律制度、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的改革,從而使粵港澳大灣區變得更為宜居、更具創造性,生產更為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