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零基礎入門教學③:當位,中正,乘,承,比,應

周易零基礎入門

周易零基礎入門教學③:當位,中正,乘,承,比,應

本文涉及到的概念:當位,中正,乘,承,比,應。截止到本文為止,掌握了概念篇a,b,c三篇的內容,基本上就可以把握《易經》全書的結構,便可以初步閱讀周易了。


當位

周易零基礎入門教學③:當位,中正,乘,承,比,應
周易零基礎入門教學③:當位,中正,乘,承,比,應

從爻位來講,從一個復卦(共六爻)由下往上

  1. 編號為初、三、五的位置為奇數為陽位,如果在這三個位置上的爻是陽爻(即陽爻居陽位),則稱該爻為“當位”;
  2. 編號為二、四、六的位置為偶數為陰位,如果在這三個位置上的爻是陰爻(即陰爻居陰位),則也稱該爻為“當位”;
  3. 如果不是上面兩種情況,即陽爻居陰位或陰爻居陽位,則稱為不當位。

中正

周易零基礎入門教學③:當位,中正,乘,承,比,應

二爻和五爻分別為下卦(下面的單卦)和上卦(上面的單卦)的中間位置,成為“中位”

如果這兩個中位所在的爻為陽爻,稱為“剛中”,因為陽代表剛。否則成為“柔中”,因為陰代表柔。

二爻為臣位,五爻為君位,如果陰爻居二爻的位置,陽爻居五爻的位置,表示君臣各安其位。

在這兩種情況下,該爻既當位(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又處於“中位”,所以是既中且正,稱之為中正之位,簡稱中正。

說起中正,大家可能想起了蔣介石,蔣介石名介石,字中正,這個中正即是來源於易經,並且“介石”這兩個字也完全是來自易經的正文:豫卦的六二爻辭:“介於石,不終日,貞吉。”


周易零基礎入門教學③:當位,中正,乘,承,比,應

為了方便起見,先介紹“比”這個概念。

兩個爻相鄰(就是上下挨著),這種關係稱為“比”。


周易零基礎入門教學③:當位,中正,乘,承,比,應

這個乘,有乘勢欺人的乘的含義。

所謂乘,就是上爻比下爻這種關係,這是站在相鄰的兩爻之中其上爻的角度來看自己(上爻)與下爻的關係。

而乘有兩種類型:

  • 其一,上陽剛下陰柔,好比君子乘凌小人,多吉;
  • 其二,上陰柔下陽剛,好比小人乘凌君子,多兇。

周易零基礎入門教學③:當位,中正,乘,承,比,應


所謂承,有點承受壓力的承的含義。

所謂承,就是下爻乘接上爻這種關係,這是站在相鄰的兩爻之中其下爻的角度來看自己(下爻)與上爻的關係。

大家看到這裡應該已經看出,其實乘和承都屬於比,它們只是“比”這種關係的兩種情況而已。


周易零基礎入門教學③:當位,中正,乘,承,比,應


所謂應,有呼應、照應的意思。

所謂應,下卦的下中上爻分別於上卦的下中上爻相對應,即初和4爻,2和5爻,3和上爻的這三對對應的位置,如果對應位置的兩爻是一陰一陽,則稱為兩爻為相應,否則稱為不應。


有了這些概念,看很容易看懂易經的經傳(特別是孔子的《十翼》,所謂《十翼》就是孔子所寫的發揮和闡發《易經》的十篇文章)了。其次,最原始的春秋佔法,是要用到這種爻之間關係的。我在後面會用具體的例子來講述概念篇a,b,c中提到的概念的運用,以便大家熟練掌握。(原創作者:江南易林)

就講到這裡,基本的概念差不多都講完了,如果有遺漏,隨時再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