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小故事,三句半

“三句半”是個曲藝節目,它是由四個人一起表演,前三個人各念一句話,由最後一個人念最後半句。以前比較流行,而今不太流行了。但這個節目一般都滑稽可笑,特別是唸的最後半句。其產生有這樣幾個傳說。

民間小故事,三句半

話說元朝末年,張士誠佔領江浙後,自封吳王,任胞弟張士信為丞相。張士信寵信奸臣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專幹壞事,人們譏之為“黃菜葉”。明朝建立後,朱元璋誅殺了這三個壞蛋,並將屍首懸掛在竹竿上。時人編了首“三句半”的詩:“丞相做事業,專用‘黃菜葉’。一朝西風起,乾癟。

民間小故事,三句半

又說明朝正德年間,有位狂放不羈的秀才自號“西坡”,大概是仿效“蘇東坡”之名號吧。這年天旱,太守設壇齋戒祈雨,西坡秀才賦詩一首:“太守祈雨澤,萬民多感德。昨夜推窗看,見月。”這不是公開與太守求雨唱反調嗎?太守聞之大怒,派人將他抓來。秀才當即做詩辯解:“百姓受苦累,太守那有水?做詩說真話,保罪。”太守更加惱火,責令打他18大板。秀才不討饒,反而呤道:“做詩十七字,被打一十八。若上萬言書,打殺!”太守又好氣又好笑,叫他做詩自嘲。秀才出口成章:“古人號東坡,今人號西坡。若將兩人比,差多。”引得鬨堂大笑。這時太守夫人也來看熱鬧,秀才見夫人是雙大腳,脫口吟道:“太太出廳堂,環佩響丁當。金蓮三寸小,橫量!”太守聞詩暴跳如雷,依仗權勢將西坡秀才發配到湖南衡陽。

啟程之日,舅母和獨眼表弟一齊來送他。他雖心中酸楚,可仍然忘不了“三句半”:“

充軍到衡陽,舅家來送行。三人同垂淚,五行。”秀才被解送到衡陽府,知府見他文質彬彬,不像壞人,問他所犯何罪。秀才說出事情原委,知府甚是同情,馬上釋放他,並說要送他二十兩銀子做盤纏。人是放了,銀子分文未給,秀才走出府衙便以炭塗牆:“衡陽府老爹,放我轉屋家。賞銀二十兩,先賒。

秀才回到家,得知二月新婚的鄰居得一子,舉家歡慶,秀才又應邀過去喝酒。席面上,他故伎重演:“二月結新婚,十月生孩兒。弄璋固當賀,可疑。”眾人噴飯。

這些滑稽故事引起人們的靈感,將“三句半”搬上了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