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故事,三句半

“三句半”是个曲艺节目,它是由四个人一起表演,前三个人各念一句话,由最后一个人念最后半句。以前比较流行,而今不太流行了。但这个节目一般都滑稽可笑,特别是念的最后半句。其产生有这样几个传说。

民间小故事,三句半

话说元朝末年,张士诚占领江浙后,自封吴王,任胞弟张士信为丞相。张士信宠信奸臣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专干坏事,人们讥之为“黄菜叶”。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诛杀了这三个坏蛋,并将尸首悬挂在竹竿上。时人编了首“三句半”的诗:“丞相做事业,专用‘黄菜叶’。一朝西风起,干瘪。

民间小故事,三句半

又说明朝正德年间,有位狂放不羁的秀才自号“西坡”,大概是仿效“苏东坡”之名号吧。这年天旱,太守设坛斋戒祈雨,西坡秀才赋诗一首:“太守祈雨泽,万民多感德。昨夜推窗看,见月。”这不是公开与太守求雨唱反调吗?太守闻之大怒,派人将他抓来。秀才当即做诗辩解:“百姓受苦累,太守那有水?做诗说真话,保罪。”太守更加恼火,责令打他18大板。秀才不讨饶,反而呤道:“做诗十七字,被打一十八。若上万言书,打杀!”太守又好气又好笑,叫他做诗自嘲。秀才出口成章:“古人号东坡,今人号西坡。若将两人比,差多。”引得哄堂大笑。这时太守夫人也来看热闹,秀才见夫人是双大脚,脱口吟道:“太太出厅堂,环佩响丁当。金莲三寸小,横量!”太守闻诗暴跳如雷,依仗权势将西坡秀才发配到湖南衡阳。

启程之日,舅母和独眼表弟一齐来送他。他虽心中酸楚,可仍然忘不了“三句半”:“

充军到衡阳,舅家来送行。三人同垂泪,五行。”秀才被解送到衡阳府,知府见他文质彬彬,不像坏人,问他所犯何罪。秀才说出事情原委,知府甚是同情,马上释放他,并说要送他二十两银子做盘缠。人是放了,银子分文未给,秀才走出府衙便以炭涂墙:“衡阳府老爹,放我转屋家。赏银二十两,先赊。

秀才回到家,得知二月新婚的邻居得一子,举家欢庆,秀才又应邀过去喝酒。席面上,他故伎重演:“二月结新婚,十月生孩儿。弄璋固当贺,可疑。”众人喷饭。

这些滑稽故事引起人们的灵感,将“三句半”搬上了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