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16位皇帝,爲何位於北京的皇陵被稱爲「十三陵」?

明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王朝,享國276年,共有16位皇帝。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北京有個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的“明十三陵景區”。那麼,還有3位皇帝呢?他們的陵墓去了哪裡?

1、明十三陵景區都有誰的陵墓

明十三陵景區裡都有明朝哪些人的陵墓呢?下面就來看看:

長陵:明成祖朱棣。在位22年,享年64歲。是朱元璋第四個子,曾被封為燕王,都北京府。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實行削藩政策,朱棣因此發動靖難之役並最終登基。因為年號為永樂,後世稱其為永樂大帝。

明朝有16位皇帝,為何位於北京的皇陵被稱為“十三陵”?

長陵:明成祖朱棣

獻陵:仁宗朱高熾。在位1年,享年47歲。朱棣的長子,年少時深得朱元璋喜愛,但成年後因身形較胖,無法騎射,朱棣曾想廢其太子之位。因他的長子朱瞻基聰慧而受寵於朱棣,“好聖孫”的存在力保了朱高熾順利繼位。

景陵:宣宗朱瞻基。在位10年,享年37歲。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經濟得以空前發展,人才倍出,與其父朱高熾共同開創“仁宣之治”。

裕陵:英宗朱祁鎮。歷史上罕見的前後兩次登基的皇帝,共在位21年,享年37歲。第一次繼位因受太監王振的蠱惑,御駕親征,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軍活捉挾持到漠北,其弟朱祁鈺登基,朱祁鎮被遙尊為太上皇,後釋放回京被朱祁鈺軟禁於南宮。7年後在大臣擁戴下發動奪門之變,復位成功,二次稱帝。

茂陵:憲宗朱見深。在位23年,享年40歲。伴隨其父朱祁鎮的起伏,兩度成為太子,最終得以繼位。在位時,恢復代宗朱祁鈺帝號,平反於謙冤案,較有政治主見,寬厚仁義。在經濟上也頗有成就,後世的評價較高。

明朝有16位皇帝,為何位於北京的皇陵被稱為“十三陵”?

茂陵:憲宗朱見深

泰陵:孝宗朱佑樘。在位18年,享年35歲。歷史上唯一隻有一位皇后的皇帝。寬厚仁慈,節儉勤奮,大力懲治腐敗,重用忠直的大臣,開創“弘治中興”,後世對其評價極高。

康陵:武宗朱厚照。在位16年,享年30歲。歷史上唯一給自己加封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頭銜、改名為朱壽、封鎮國公、令戶部發餉的皇帝。還修建豹房,與老虎搏鬥等。雖然處事荒唐,朱厚照為政卻極有成績:誅劉瑾、平寧王叛亂、大敗蒙古小王子。

永陵: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享年60歲。繼位初期曾開創“嘉靖中興”的政治和經濟局面,在執政後期20多年避居內宮,練道修玄。但是朱厚熜有極高政治手段,雖然20多年不視朝,但能牢牢把控帝國大權,北拒蒙古,南擊倭寇,文臣武將都各盡其用。

昭陵:穆宗朱載垕。在位6年,享年36歲。在位時勇於改革經濟弊端,實施“隆慶新政”,經濟形勢一度有了極大改觀。但朱載垕放任內閣張居正、高拱等人黨爭,使大明從此在無休止的內耗中走上不歸路。

定陵:神宗朱翊鈞。在位48年,享年57歲。繼位初期重用張居正,加大革新,經濟大好,加之生活節儉,恍若明君,開創了“萬曆中興”,並通過“萬曆三大徵”鞏固了疆土。在位後期30多年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強徵礦稅充實內庫,軍備鬆弛,直接導致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一敗塗地。

明朝有16位皇帝,為何位於北京的皇陵被稱為“十三陵”?

定陵:神宗朱翊鈞

慶陵:光宗朱常洛。在位1個月,享年38歲。朱常洛因是宮女所生,自小得不到神宗朱翊鈞的寵愛,歷經國本之爭、梃擊案後終於繼位。執政最大的功績是罷除礦稅,可惜被聲色所累,在“紅丸案”中殞命。

德陵:熹宗朱由校。在位7年,享年22歲。是明朝16位皇帝中唯一的文盲,大字不識一個,也歷史上做木工活最好的皇帝。在位期間,東林黨人與魏黨爭鬥不息,朝政風氣江河日下。軍事上毫無戰略眼光,用人失策,致使後金坐大,為明朝的滅亡埋下禍根。

思陵:思宗朱由檢。在位17年,享年34歲。繼位之初剷除魏黨,革新朝政風氣,六下罪己詔,生活節儉。面對難以迴天的大明江山,拿不出治國良策,用人上猜忌多疑,在位期間更換了50位內閣大學士(相當於丞相)。最終在內憂外患中,吊死於煤山。

2、十三陵裡缺了哪3位皇帝

除了上述13位明朝皇帝外,另外3位皇帝的陵墓在哪裡呢?

明孝陵:太祖朱元璋。在位30年,享年71歲。明孝陵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東臨中山陵,南傍梅花山,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合葬墓。因馬皇后諡號“孝慈高皇后”,故名“孝陵”。目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

明朝有16位皇帝,為何位於北京的皇陵被稱為“十三陵”?

明孝陵:太祖朱元璋

???:惠帝朱允炆。在位4年,享年不清。靖難之役中,南京城破,朱允炆下令焚燬皇宮。朱棣在宮中搜尋3天,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最終內侍指認下,朱棣把一具焦屍以天子禮殮葬。此後,關於建文帝的生死有兩種說法;

一說:建文帝縱火後,與貼身侍衛從暗道逃出,私密潛入雲南,削去為僧,終老山林。另一說:建文帝隱匿江南數載後,流亡於海外,不知所終。近年來,各地不斷爆出發現朱允炆的墓地,有福建寧德說;山東滕州說;湖北武漢說;浙江永康說等等,總數不下20處。

​景泰陵:代宗朱祁鈺。在位8年,享年29歲。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所俘,在於謙等人的力主下,朱祁鈺繼位,改元景泰。繼位8年後,朱祁鈺病危,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復位,將其軟禁於內宮,隨即病死。朱祁鈺的年號被廢,諡號戾。死後葬於北京玉泉山北麓。

明朝有16位皇帝,為何位於北京的皇陵被稱為“十三陵”?

景泰陵:代宗朱祁鈺

朱元璋時代明朝的首都是南京,死後陵墓自然也在南京。朱允炆生死不明,下落說法不一,陵墓無從查找。朱棣奪位後,把首都遷移北京,並選定北京昌平區天壽山麓營建陵墓,其後世子孫憑藉此地的風水勝境、絕佳吉壤營建自己的陵墓,形成了如今的明十三陵景區。

而代宗朱祁鈺被認為是“戾”帝,這個諡號的意思是“不追悔以前的過錯”。大意是說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放回後,朱祁鈺將其兄軟禁,貪戀皇位,不改正自己的過錯。因此在他死後,復位成功的朱祁鎮不認可他的帝號,不埋入祖陵中也是順理成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