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特斯拉電動車工廠落戶上海臨港 取名 "Dreadnought(無畏艦)"

日前,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特斯拉公司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與特斯拉在美國的工廠不同,新的工廠將同時生產電池和組裝車輛,工廠命名“Dreadnought(無畏艦)。”該廠規劃年生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

「热点」特斯拉电动车工厂落户上海临港 取名

據悉,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公司已簽署合作備忘錄,根據協議,上海將積極支持特斯拉公司在上海設立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子公司和電動車研發創新中心,推動創新技術成果轉化,加快全球化發展進程,助推上海高端製造業發展,加快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為邁向全球卓越城市提供有力支撐,實現合作共贏。

同時,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電動汽車研發創新中心也同步揭牌,該研發創新中心是特斯拉全球研發體系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從事電動汽車方面研發創新,將積極推動電動車創新技術成果轉化。

早在2016年初,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就曾表示:“特斯拉正在尋找一家中國合作伙伴,並且已經與中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高層會議。我們希望能在美國本土進行絕大部分新車的製造,但很明顯的是,在中歐兩地建立超級工廠併為當地市場服務是很有意義的。”

事實上,特斯拉在滬建廠的整個過程並不一帆風順,回顧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跨度長達一年半之久。中國已成為特斯拉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特斯拉已經在中國大陸地區開設了17家體驗中心和服務中心,特斯拉對於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而對於建廠來說,特斯拉一直看中上海臨港地區,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上海市政府市管企業中唯一以園區開發經營和園區配套服務設施建設運營為主業的企業集團,特斯拉擬在臨港建廠,或許就是看中了這塊區域的特殊性,及上海、長三角地區具有的人才與零部件供應優勢。

就在今年年初,上海市政府正式發佈公告稱,正在與特斯拉公司就在滬建廠事宜洽談。上海市政府表示,與特斯拉的溝通一直都是積極的,雙方“有共同的目標”,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但由於遲遲無法與上海市政府達成在當地建設組裝廠的協議,這讓馬斯克深感心力憔悴。今年3月,馬斯克還在其推特上發佈了一系列針對中國不公平競爭環境的帖子,稱汽車領域限制了外資對中國企業的所有權,並對進口汽車徵收高額關稅。

直到今年5月中旬,特斯拉公司在滬建廠事宜才有了些眉目,根據工商信息顯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獲得了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核發的營業執照,公司註冊資本為1億元,TESLA MOTORS HK LIMITED (特斯拉汽車香港有限公司)為其全資股東,這標誌著特斯拉在中國本土建廠事宜將進入新階段。

有部分行業內人士指出,特斯拉此次獲得營業執照只是其“本土化”進程中的一小步,其實除了選址問題外,其想要實現真正的國產,全方位對接中國充電網絡標準也是其必須要做的準備工作。在中國“新國標”實施兩年多後,特斯拉終於妥協,去年特斯拉就宣佈將向中國內地市場投放符合“新國標”充電接口的Model S和Model X車型。

當然,也有業內專家表示,隨著進口關稅的上漲,特斯拉在中國落地工廠計劃相當急迫。特斯拉官網顯示,目前國內在售的Model S、Mode X車型,售價已經全線上調。除了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直接影響,今年特斯拉公司一直處在水深火熱之中,Model 3車型產能遭遇瓶頸、財報連續虧損、高管辭職、大幅裁員等負面層出不窮。而現在,特斯拉如願以償在上海設立了獨資工廠,公司將進入一個新紀元。或許,上海臨港工廠將在未來成為馬斯克和特斯拉公司的另一根“救命稻草”。

近期內容回顧(點擊將跳轉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