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張藝謀有資金拍《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拍案驚奇》等爛電影,而魏德聖在拍《賽德克·巴萊》時卻資金匱乏?

徐元一


首先要糾正一點的是,《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算爛片。雖然部分劇情確實有點雷,但是在張藝謀所有古裝大片裡面,《黃金甲》還算不錯的。

至於說到為什麼張藝謀一直有資金拍大片,而魏德聖沒有資金拍大片,很簡單,就是能不能賺錢的問題。張藝謀第一部大片《英雄》賺了,所以後面一直能夠拍大片;魏德聖第一部大片《賽德克巴萊》虧了,所以後面再也沒有機會拍大片。

那為什麼《英雄》會賺?《賽德克巴萊》會虧呢?

因為當年張藝謀拍攝《英雄》的時機更好。他是天時地利人和,全佔了,才能拍出《英雄》這個大片。

回到2002年,那幾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非常低。根據統計,1999年,2000年,2001年,連續3年國內電影票房不到10億。

當時中國電影市場是個什麼情況呢?為什麼票房這麼低呢?因為當時國產電影還是以前的老套路,還在拍《生死抉擇》、《離開雷鋒的日子》這種主旋律電影,主旋律電影嘛,觀眾漸漸不喜歡看了。因為大家去電影院是為了娛樂消遣,不是去接受教育。我上面說的這2個主旋律電影還算是好的,質量票房都不錯,還有更多主旋律電影根本沒法看。

當時大家都在說要救市,要吸引觀眾進電影院,那怎麼辦?

有人想出了一個好方法:要想讓觀眾進電影院,就得請最大牌的導演,用最大牌的明星,高投資,大場面,拍中國大片,這樣觀眾才有興趣。

好,按照這個思路,最大牌導演,當時內地最大牌導演肯定張藝謀啊,這個活就得他來幹。

最大牌明星,內地和港臺的,統統算上,李連杰、梁朝偉、張曼玉、陳道明......連甄子丹都只能在裡面打醬油。

所以《英雄》是在這種背景下拍出來的。當時拍的時候其實也承擔了很大風險,因為這麼多明星,這麼大場面,投資非常大。

但好在這個電影有幾個便利條件,

第一,國家非常支持張藝謀拍電影,因為當時電影市場太差了,所以電影局也希望張藝謀拍出個大片振奮一下市場,給了張藝謀很大支持,出動了幾千名真正的解放軍士兵幫忙拍攝,電影裡面秦軍士兵都是解放軍扮演,除了張藝謀還有哪個導演有這個面子?

第二,張藝謀面子大,請這麼多明星來拍一部救市大片,大家的片酬也就出了個友情價,不然當時李連杰在好萊塢片酬都是近千萬美元,國內根本用不起;

第三,《英雄》是模仿《臥虎藏龍》,美國那邊非常有興趣,早早就把海外版權賣掉了,這筆錢有幾百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也不少了。

所以《英雄》這樣才拍出來了。

後來我看了很多關於《英雄》拍攝背後的紀錄片,這部電影真的是大家都想做好,都想做一部中國大片給國內觀眾看,也給國外觀眾看,看看咱們中國也能夠拍大場面,大片。

所以我說張藝謀是天時地利人和全佔齊了,他才能拍出這個電影。換到現在根本不可能的事兒。

那這樣一部電影2002年上映,票房2.5億,當年票房一共才11億,這部電影占了20%多的比例。非常轟動,非常成功。

有了這個成功的先例,後面張藝謀再拍《十面埋伏》,拍《黃金甲》大家都覺得肯定沒問題,肯定賺。所以就是因為有了《英雄》的成功,電影上的成功,票房上的成功,才有後面的事情。


反觀魏德聖,他就沒有張藝謀這麼好的條件。

首先,魏德聖並不是臺灣最有名氣的導演。魏德聖出生於1968年,拍《賽德克巴萊》的時候才40出頭,到現在依然還算比較年輕的導演。他的資歷不夠。無論是李安還是吳宇森,當時如果想在臺灣拍一部史詩大片,都比魏德聖要出名。如果換了你是電影公司老闆,你更願意給李安投資,還是給魏德聖投資呢?

所以魏德聖根本不可能讓老闆有信心給他投錢。張藝謀就可以。大家對張藝謀有信心,因為張藝謀以往的資歷證明他值得你投資。而魏德聖沒有這種資歷。

所以《賽德克巴萊》一個大牌明星都請不起,因為錢不夠,也因為魏德聖資歷不夠。張藝謀可以請當時最大牌的明星,魏德聖的電影連臺灣最大牌的都請不來,怎麼辦?

如果《賽德克巴萊》能有幾個明星助陣,可能最後票房會更好一點吧。

最後電影上下集一共只有8億新臺幣票房,合計人民幣不到1.7億,而《英雄》在2002年就拿下了2.5億人民幣票房。

最後《英雄》賺錢了,《賽德克巴萊》虧錢了,就這麼簡單。拍電影一定要能賺錢,尤其是這種大製作,高投資的電影,如果你不賺錢,就不會有下一部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