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县在问题青少年教育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今年,交城县综治办根据省、市对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治工作的安排部署,联合团县委和县职业中学成立了交城县青少年阳光教育基地,县职业中学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主动接收差等生和问题青少年进入该校接受继续教育,学校坚持“立德、守法、树人、成才”的办学理念,教育转化问题青少年近300名,有效预防了青少年违法犯罪。

加强道德法制教育,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近年来,每年都有700多名初中生选择进入县职业中学上学,接受系统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重新定位人生,做好人生规划,走上了成功发展道路。学校把“立德”放在首位,强化道德教育,坚持每月一个主题,召开主题班会和征文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思想,交流感情,增强学生的和善友爱意识;同时,学校把“法治”做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基本遵循,强化学生底线意识。聘请辖区派出所老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每季度邀请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开展“拒绝毒品、珍爱生命”、“法律在我身边”、“安全出行”等一系列主题法制讲座,教育学生分清善恶,增强自珍自爱自我保护意识;每周开设两节主题法治教育课,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团县委等部门联合为学校提供法制宣传教育资料,推荐法制辅导员走上讲台为学生讲解法律知识,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法制主题教育活动,生动、直观地冲击学生的心灵。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个人言行举止,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接受法的洗礼,升华对法的认识,逐步形成知法、尊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

多模式培养生存技能,积极拓宽就业途径

交城县职业中学通过“校企结合”和“订单式”培养的模式,积极改变人才培养方向,做到了教、产深度融合。学校投资700多万元设立汽修、美容美发、摄影化妆、电子商务、旅游、电工电子和电梯维修检测七大实训基地,完善了实习实训设施设备,从企业聘用了16名具有熟练技能的工人技师担任教师,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取得了资格证书。学校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技工类毕业生推荐就业率达90%以上,先后为太原依依影楼、县城各美容院各影楼等单位培养相应专业学生471名,为县华鑫集团、利虎玻璃集团、义望铁合金厂等本地企业输送毕业生1136名,从而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高、更多、更好的升学和就业机会。

强化心理疏导,牢固树立正确人生观

在县职业中学就读的学生正值青春叛逆期,有很多行为举止不规范,甚至偏激逆反,个人英雄主义作怪,以大欺小、打架斗殴、抽烟喝酒等屡有发生。如何及时发现和及时引导这些孩子端正不良心理行为、健康阳光成长,一直以来是学校工作的重心。为有效预防问题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学校建起了特殊人群心理咨询室,专门购置了相关的专业器材设施,招聘了两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老师,在校问题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心理咨询和沙盘游戏测试,以便有效找到突破口,提高教转效果。学校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同时,采用集体讲座与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有效的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健康阳光成长。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建立健全不良行为青少年教育矫治体系,做好新形式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交城县综治办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率先建立了青少年阳光教育基地,开创了我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局面。其他县市区要主动担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切实做好问题青少年专门教育工作。

本报记者 李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