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中的頂級武功,金庸後來把它寫的一文不值,大有深意

在金庸的著名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有一個情節,是令狐沖去找任我行比試,這時書中對於另一個角色有了一些描寫,主要描寫的是這個人和任我行的對話。

這個人是梅莊四友中的一個角色,是排名第三的禿筆翁,禿筆翁的武器就會包含在他的外號之中,他的武器是筆,禿筆翁自認為極其風雅,還在武功中加入了書法元素,但是任我行對於這種做法十分的嗤之以鼻。

神鵰俠侶中的頂級武功,金庸後來把它寫的一文不值,大有深意

任我行覺得這禿筆翁的字本來寫的就不好看,還偏偏要加入書法元素,自稱自己是風雅,殊不知這武功的威力可就大大減弱了,臨陣對敵這種大事怎麼能如此兒戲,你將武功化為了閒情逸致,拿別人可就輕鬆取你性命了,也只有兩人武功差距太大的時候,你可以這麼戲弄一下,但是相差不大還這麼做那不就是自投羅網嗎?

神鵰俠侶中的頂級武功,金庸後來把它寫的一文不值,大有深意

這番評價對禿筆翁來說應該是極大地批評了,但是禿筆翁後來想想,其實任我行說的雖然很不講情面,但話糙理不糙,確實每句都說在點上,自己的武功確實應該比平常高很多,但是卻因為自己這麼玩而大大減弱。與令狐沖的比試中,令狐沖處處讓他,若不是這樣,十個禿筆翁也不夠令狐沖打的。

神鵰俠侶中的頂級武功,金庸後來把它寫的一文不值,大有深意

任我行之後又說,本來筆法的武功也是一種高深武功,但是禿筆翁卻非要這樣玩,還能活到現在,也真是奇異了。

可見任我行很看不起這種所謂的在武功中融入風雅的做法。這樣看來,金庸主張的也是實用主義,只要能實用才是真的,加入所謂的技巧沒有用,但是金庸卻親手推翻了自己建立的這個理論。

在《神鵰俠侶》中有一個角色叫朱子柳,他擅長的武功是書指,有點類似於點穴的功夫,其中蘊含書法真意,金庸此時的描述卻又說,這種指法非常的玄妙,敵人若沒有一些書法底蘊,根本就擋不住這樣的指法,這不是與金庸之前的描述相悖嗎?技巧無用呢?

金庸對武功的思想也是在他寫書的過程中發生變化的,這不是僅僅體現在某一本小說裡,而是他所有的作品作為整體來考量的。

神鵰俠侶中的頂級武功,金庸後來把它寫的一文不值,大有深意

在前期的時候金庸對內功,對招式的描寫真的是不遺餘力,認為他們才是武林絕學的根本,但是越往後期,金庸對於這樣的想法就越不認同,他漸漸推翻了自己之前的理論體系,將想法大大轉移到了實用上,只要能勝利,什麼樣的武功都可以說是上乘。

這樣的想法在之後的鹿鼎記的中達到了巔峰,因為主角韋小寶就是一個什麼招式都不會的人,他沒有任何的武學,並且偷奸耍滑,為人卑鄙,但是最終結局韋小寶享盡一切,而其他那些武功高強卻從不變通的人下場都很慘。

神鵰俠侶中的頂級武功,金庸後來把它寫的一文不值,大有深意

所以在《笑傲江湖》中金庸對另一情節的描寫,那就是華山派的兩門之爭,其實就是金庸對讀者對自己的發問,劍宗和氣宗就分別代表了武藝和技巧,金庸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到底是要為了武學而苦練內力呢?還是要努力修煉技巧來對敵呢?

神鵰俠侶中的頂級武功,金庸後來把它寫的一文不值,大有深意

金庸的想法也不是從他第一本小說開始就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他寫書過程中不斷變化的,研究金庸如果斷章取義,是絕對不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