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縣人民檢察院首創「公開宣告」新模式 檢察建議不再「一送了之」

2018年8月10日,周至縣人民檢察院出臺《周至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公開宣告工作規定(試行)》,全面深化檢察建議公開宣告工作,面對面釋法說理,除檢察機關、被建議單位兩方外,還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第三方代表全程參與,實行宣告場所化、儀式化、公開化,進一步增強檢察建議實效、提升監督效果,同時加強法制宣傳。

三年制發檢察建議287件

檢察建議是檢察機關結合辦案、建議有關單位完善制度,加強內部制約、監督,正確實施法律法規,完善社會管理、服務,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一種重要方式,是檢察機關開展法律監督的重要手段。

2016年至2018年8月,周至縣人民檢察院共制發檢察建議287件。其中,共制發規範監管類、偵查活動類、審判活動類檢察建議233件,制發公益訴訟類檢察建議54件,較好的發揮了檢察建議在促進法律統一正確實施、推動周至縣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的積極作用。

但是,社會上仍然存在不同的聲音,特別是公益訴訟制度開展以後,檢察建議的剛性和監督實效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周至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郭曉青說到:“檢察建議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我們發出的檢察建議能達到有針對性、有權威性,並且在社會上形成強有力的影響力,被建議單位才會信服建議,聽從我們的建議,才能做出積極有效的整改,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

以問題為導向,周至縣人民檢察院決定全面推進檢察建議規範化工作。

11條《規定》推進公開宣告

2018年8月10日上午,周至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審議通過的《規定》共11條,涵蓋檢察建議公開宣告的目的、原則、範圍、主體、方式、場所及具體工作要求等內容。

周至县人民检察院首创“公开宣告”新模式 检察建议不再“一送了之”

《規定》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檢察建議公開宣告的範圍,檢察建議送達以公開宣告為原則,不公開宣告為例外,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等情況的檢察建議,可以不公開宣告。檢察建議由承辦檢察官公開宣告,重大檢察建議由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公開宣告。公開宣告時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代表、相關單位人員等第三方參加。宣告可在檢察機關檢察宣告室等司法辦案場所進行,也可以到被建議單位上門宣告,或到雙方商定的工業園區、街道辦事處、學校等第三方場所宣告,以更好的達到法制宣傳的效果。檢察機關對公開宣告活動將全程記錄,並統一歸檔備查。

檢察建議不再“一發了之”

隨著互聯網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網絡訂餐已成為廣大消費者所熱衷的一項網絡服務,但由於市場監管不到位,入網食品提供者配送服務平臺門檻低等因素致使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存在隱患。2018年8月份,周至縣檢察院在履職過程中發現:“美團網”周至站有298家、“餓了麼”21家,“百度糯米”8家網絡餐飲服務提供者在網絡餐飲服務平臺餐飲服務經營活動主頁面未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量化分級情況等信息,其中在“餓了麼”周至站有5家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在其經營活動主頁面公示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已經過期,而此類商家在網絡平臺持續地、大量地向不特定人群銷售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周至縣檢察院在調查取證後,決定依法向周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書。

周至县人民检察院首创“公开宣告”新模式 检察建议不再“一送了之”

2018年8月10日下午,周至縣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建議宣告室內莊嚴肅穆,王曉明檢察長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宣讀:“請在收到建議書後兩個月內作出處理,並將處理結果書面回覆本院。”周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方棟樑來到檢察建議公開宣告儀式現場,聽取宣讀並領取檢察建議書,並就落實檢察建議作表態發言,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行現場監督。至此,西安市首例檢察建議公開宣告制度正式開啟,周至縣人民檢察院作為全省公益訴訟試點單位,在探索推動檢察建議新機制落實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周至县人民检察院首创“公开宣告”新模式 检察建议不再“一送了之”

方棟樑局長表示:“檢察建議書負責的指出了我們工作中的管理漏洞,我們將嚴格落實,積極履職,改進工作,及時回覆。”

周至縣政協委員說:“檢察建議公開送達,不僅是一種儀式,更是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檢察院和被建議單位面對面,講事實、論道理,更易被接受。”

周至县人民检察院首创“公开宣告”新模式 检察建议不再“一送了之”

“在辦案中監督 在監督中辦案”

檢察機關作為憲法確立的法律監督機關,通過檢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職,推動相關單位和企業堵漏建制,促進行政執法機關嚴格監管執法,是其應當堅守的法律職責。

周至縣人民檢察院嚴格貫落實檢察建議公開宣告制度,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在各級黨委、人大、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主動作為,敢於監督、善於監督,注重調研分析,探索建立跟蹤回訪機制,同時加強與紀委監察委的協作配合,堅持“向前一步解決問題”,以創新求突破、解難題,提升了檢察建議工作的剛性,不斷開創了法律監督工作的新局面。

圖文:閆小路

審核:周廣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