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82歲駝背老人純手工做泥竈62年,70元賣給人們,再無傳人

江蘇有位82歲農村老人王進銀,20歲出頭就跟著師傅學制作泥灶,至今已做了60多年了,是少有的純手工製作泥灶的手藝人。

農村82歲駝背老人純手工做泥灶62年,70元賣給人們,再無傳人

老人說這手藝是跟著爺爺學的,他們這個王氏家族,祖上都以做泥灶為生。

用純手工製作的柴燒泥灶做飯,做出來的飯菜香味濃,用來煮茶,味道也很不一般。

農村82歲駝背老人純手工做泥灶62年,70元賣給人們,再無傳人

年輕時是村裡驕傲,一個泥灶賣5元

老人說,他年輕的時候,論做泥灶全村屬他最有名。那時候,普通農村人家都要整個泥灶,才算辦了件像樣傢什,年輕人結婚也以買他做的兩隻泥灶為榮。

當時一隻手工泥灶,價錢要5塊錢,在幾十年前的農村可不是小數目。

老人說,整泥灶其實不需要什麼工具,就靠一雙手。推來幾車本地的嶺土,和好了水,挑去石子,就可以製作泥灶了。

農村82歲駝背老人純手工做泥灶62年,70元賣給人們,再無傳人

老人用手把泥捏成泥灶雛形

農村82歲駝背老人純手工做泥灶62年,70元賣給人們,再無傳人

泥灶的所有形狀,全是純手工捏作出來的。做泥灶時,底部還會留幾個小孔,點泥灶時才方便出煙。

農村82歲駝背老人純手工做泥灶62年,70元賣給人們,再無傳人

灶底留孔

土質要求不能太黏糯,要摻上些稻殼或粽絲,防止泥灶開裂。整好的泥灶不能在陽光下暴曬,要陰乾。

農村82歲駝背老人純手工做泥灶62年,70元賣給人們,再無傳人

成型的灶坯,陰乾以後不會有裂痕,是品質最好的泥灶。這種土灶會越燒越瓷實,最後像陶一樣,用個十年八年都不會壞。

老手藝變成非遺,70元一個也難賣

老人說,自己現在年紀大了,泥灶市場也早就不吃香了。曾有縣文化局的人過來了解老人的手藝,作了調查登記,後來成功申報了市級非遺,這讓老人頗為欣慰。

現在,偶爾會有小酒店或茶樓過來定製泥灶,價格是每個70元,但一個月也只能賣掉三兩隻。現代人都用電和天然氣,泥灶慢慢被淘汰了。

農村82歲駝背老人純手工做泥灶62年,70元賣給人們,再無傳人

做好了泥灶,老人蹲在門前洗手

老人知道自己已經年暮,總有一天做不動了,趁著自己能活動,就多做點。這門老手藝,他一做就是60年,每次做還是十分認真,一絲不苟。因為常年蹲著勞作,背有些駝了。

泥土灶上一隻大鍋,木柴在下面燒得呼呼作響,一邊和奶奶拉著風箱,一邊餓著肚子等著開飯,這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泥灶不只是普通物什,更是關於家的記憶。

農村82歲駝背老人純手工做泥灶62年,70元賣給人們,再無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