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惹到了誰,一次又一次地被媒體拿出來按到地上摩擦?

今天早上一條新聞刷爆了各大頭條:

同樣的新聞,統一的標題,最醒目的無非是四個字:“高考狀元”。

“高考狀元”惹到了誰,一次又一次地被媒體拿出來按到地上摩擦?

一個十五年前的縣城理科高考狀元楊仁榮,在進入大學後因為一科沒考過而沒能夠順利畢業,還欺騙父母,一會兒說自己要考研,一會兒又說自己在保險公司上班。

楊仁榮的家庭條件說不上好,周邊人對他的印象脫離不了“內向、不愛和人說話、不愛和人打交道……”這樣典型的內向性格很常見,特別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大多都比較內斂。

“高考狀元”惹到了誰,一次又一次地被媒體拿出來按到地上摩擦?

大學肆業後楊仁榮留在北京,家人都不知道他具體什麼情況,而楊父不時收到各個銀行的催還貸款電話,發現都是兒子楊仁榮借的錢。2009年3月12日,楊崇生收到了一條兒子發來的短信,“我在北京過得挺好的,不用擔心,勿念。”

“高考狀元”惹到了誰,一次又一次地被媒體拿出來按到地上摩擦?

從那以後,楊仁榮和家人就失去了聯繫。

如今楊母已經是癌症晚期,家裡花了6萬元後,她自己也放棄了化療,只想再見兒子一面。

我們為這個家庭的遭遇感到惋惜。含辛茹苦培養出來的大學生,最後一聲不吭地走掉,母親常常哭泣,最後還患上不治之症,只想最後見到兒子一面。

小編向來是不會以最壞的惡意揣測別人。楊仁榮的失蹤無論是因為什麼,他從高考畢業進入大學後,就已經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了。

“高考狀元”惹到了誰,一次又一次地被媒體拿出來按到地上摩擦?

基礎教育階段成績好,說句實話,得益於學習天賦和努力的共同作用,如果從小缺乏科學的品質教育,進入大學這個相比及其寬鬆的環境後,很少還有人能夠繼續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

楊仁榮只是很普通的其中一員而已。

高考成績出色,只是代表著他有著比其他人更好的進入社會的起點,不代表他能夠扛著“高考狀元”的光彩度過餘生。

“高考狀元”惹到了誰,一次又一次地被媒體拿出來按到地上摩擦?

每每將“高考狀元”綁定到這樣的事件上,人們對於那些憑藉著天分和努力自己拼來的好成績的學生的認識,就會愈發偏激。

我們理解媒體將“高考狀元”放大加粗的理由,畢竟吸引眼球才有流量。

但說真的,放過“高考狀元”吧,這個詞經不住這麼折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