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託孤,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真有那麼好嗎?

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夷陵之戰”(另兩大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以劉備的徹底失敗告終,劉備敗逃白帝城之後不久便一病不起,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的劉備從成都召來諸葛亮,把自己的兒子劉禪和整個蜀漢都託付給諸葛亮,史稱“白帝城託孤”,又叫“永安託孤”,並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也慌忙跪下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看上去君臣二人的關係可謂如魚得水、親密無間,但事實確實如此嗎?

白帝城託孤,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真有那麼好嗎?

94版《三國演義》劇照——劉備夷陵戰敗

劉備託孤其實是藏著心眼的,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劉備並非只託孤於諸葛亮一人,就在劉備託孤前六個月提拔李嚴為尚書令,諸葛亮為正李嚴為副二人並受遺詔,不得不說這是劉備的刻意安排,劉備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明顯是一種試探,對諸葛亮至少是不完全信任的。

白帝城託孤,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真有那麼好嗎?

94版《三國演義》劇照——劉備託孤

劉備與諸葛亮的“蜜月期”實際上是在三顧茅廬之後,赤壁之戰之前。赤壁之戰之後,正史上便少有諸葛亮出謀劃策的記載,劉備入蜀帶的是龐統,打漢中帶的是法正,諸葛亮大多是充當“鎮守成都,足兵足食”的總後勤部部長的角色,除了《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諸葛亮的客觀評價“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計,優於將略”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因為諸葛亮為人太正派,政治理想太堅定,抱負太遠大。

白帝城託孤,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真有那麼好嗎?

94版《三國演義》劇照——龐統獻計奪益州

以劉備取益州為例,說實話手段很“下三濫”,法正作為劉璋一方“吃裡扒外引狼入室”,龐統還旁敲側擊安慰劉備讓劉備取了劉璋地盤後封劉璋個大官做,雖然各為其主,算不上小人,但這倆貨也絕對稱不上君子。顯然這種事作為正人君子的諸葛亮是做不來的,但是非常時期確實需要非常手段,這種人也更適合當前的劉備集團為人太正派未必是件好事。這一點跟劉備為什麼不提拔趙雲異曲同工,詳細分析歡迎關注本號並閱讀前文《五虎上將根本不存在,為何趙雲一直是雜號將軍且長期不受重用?》。

白帝城託孤,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真有那麼好嗎?

94版《三國演義》劇照——劉備兵進成都

再者,諸葛亮在隆中給劉備定了先三分而後一統的戰略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後,尤其在分荊奪益之後,劉備似乎有些飄了,貌似把“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偉大理想拋在腦後了,光想著三足鼎立偏霸一隅了,但諸葛亮沒忘啊,不但後來成為不斷北伐的政治口號,更成為諸葛亮沉重的政治包袱,此時的諸葛亮,一不能背叛劉備,二不能時刻提醒劉備,只能默默的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並在心裡默默的對劉備說:主公,你變了……

白帝城託孤,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真有那麼好嗎?

94版《三國演義》劇照——劉備三顧茅廬

所以,從劉備託孤的正副輔臣結構不難看出劉備對諸葛亮還是保守的、心存芥蒂的,但畢竟自己又是將死之人,在蜀漢論能力和威望其他人又無人可託,只能半透不透、陰陽怪氣地拿話激他,逼得諸葛亮不得不“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對劉備諸葛亮君臣關係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歡迎訂閱關注我哦!更多有態度的趣味歷史解讀盡在《歷史貧論》,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