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十五軍西越葫蘆河,北出平涼靜寧縣的故事

紅二十五軍進攻天水後,迅速撤離,強渡渭水,西越葫蘆河,擊退敵軍王富德團的阻擊,於8月10日攻佔秦安縣城,隨即打開監獄,釋放受害群眾,處決首惡獄官,為民除害。11日下午離開秦安縣城,繼續北進,經葉堡,夜宿安伏鎮。當夜,程子華、徐海東在高拱辰(鄧寶珊副官,時回家養病)處詢知敵人在蘭州、榆中、通渭、靜寧等地的駐軍及作戰能力等。

紅二十五軍西越葫蘆河,北出平涼靜寧縣的故事

長征路上

8月12日拂曉,紅二十五軍從安伏鎮出發,經魏店鄉梨樹樑,向靜寧進發。在路上,吳煥先對徐海東說:“現在要動動腦子,假如接不到中央怎麼辦?”徐海東說:“能接到中央更好,接不到中央就進陝北,去和劉志丹同志會合,到哪裡都是革命。”吳煥先說:“我同意你的看法。”最後徐海東幽默地說:“紅一、四方面軍是大會合,我們和劉志丹也來個小會合。”當日下午,進入靜寧縣南端的賈河鄉宋堡、侯山一帶,稍事休息,沿靜寧、通渭交界的新景鄉大寨子梁一帶連夜急行軍。13日凌晨到達深溝鄉王家堡子,休息半天,向當地群眾宣傳黨和紅軍的政策,解除群眾顧慮。下午五時許出發,經孫家山、新店鄉的黃嶺溝、任劉家、黃背灣,甘溝鄉的任家塬、竇家曲、屯堡,祁川鄉的楊嘴、祁川,夜宿張家小河。14日凌晨從張家小河紅山嘴上山,沿西巖寺山進抵八里鋪稍事休整,補充給養。時遇敵機掃射,紅軍分散隱蔽,未受損傷。紅二十五軍隨即逼近靜寧縣城,斃傷敵數十名。當時駐守靜寧縣的敵新一軍第11旅旅長劉寶堂驚恐萬狀,一面緊閉城門,脅迫群眾防守,一面急電蘭州求援。至此,橫貫陝、甘兩省的交通大動脈西蘭公路被紅二十五軍攔腰切斷,打亂了敵軍圍堵紅軍的部署,配合了紅一、紅四方面軍的行動。

紅二十五軍西越葫蘆河,北出平涼靜寧縣的故事

紀念地

紅二十五軍於14日黃昏決定撤離靜寧,從八里小山出發,沿紅山根出北峽口,經張麻子河、閻廟,由葫蘆河谷北上,15日抵達距靜寧縣城以北25公里的興隆鎮、單家集(當時屬靜寧縣轄境,今屬寧夏西吉縣)等地休整3天,做好繼續行動的準備。

興隆鎮一帶是回民聚居區,這裡地處六盤山西側,山大溝深,消息閉塞。紅軍進駐興隆鎮前夕,軍政委吳煥先專門找當地老百姓促膝談心,瞭解情況,結合回民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項注意”,先期張布標語、傳單,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和紅軍的紀律。15日進入興隆鎮後,紅軍不僅嚴明紀律,還主動幫助群眾掃院、擔水、幹活,軍醫還為群眾治病,同時向群眾講明紅軍只是稍作停留,不徵糧派款,不拉夫抓丁。16日午,軍領導程子華、吳煥先、徐海東等向清真寺贈送“回漢兄弟親如一家”的錦旗及禮品。紅軍以實際行動揭穿了敵人的反動宣傳,很快得到群眾的熱情歡迎和大力支持,躲進深山的青年、婦女陸續回村,“紅軍好”的消息到處傳揚。一個回族老人捋著鬍子說:“我的鬍子都白了,還是頭一回見到這樣的仁義之師!”清真寺的阿訇也按照民族禮節宴請了紅二十五軍的領導人,還把肥羊染成紅色送到軍部作回拜,許多回民群眾紛紛為紅軍做事,兩位回族婦女還為紅軍哨兵上山送飯。

紅二十五軍西越葫蘆河,北出平涼靜寧縣的故事

靜寧

當紅軍離開興隆鎮時,全鎮男女老少齊集街頭,敲鑼打鼓,在道路兩旁擺設香案、茶桌、果品,依依不捨地為紅軍送行。馬青年等十幾名回族青年高興地參加了紅軍,被編在軍政治部,負責沿途帶路聯絡與宣傳。後來,紅一方面軍長征經過這裡時,也受到回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到達陝北後,毛澤東在接見徐海東和程子華時,還誇獎紅二十五軍路過隴東回民區時留下的良好影響,說他們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執行得很好。

部隊在興隆鎮休整期間,仍未得到黨中央和紅一、紅四方面軍的消息,於是決定再在西蘭公路上鉗制敵人半個月,接不到中央,再去陝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