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區塊鏈毀天滅地仍有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好一陣沒更新了,自打10號掏心掏肺地做完抖料群內部肉食型網絡營銷系統特訓分享,竟然產生了一種被掏空錯覺。

此外年底張羅著2018年的項目佈局,跟其他項目相比,自媒體一年百十萬的賬面收益顯得索然無味,但灑家始終相信不斷向外輸出價值幫到別人多結善緣是一項價值不可估量的投資。

前兩天助理跟我講,最近好多博主都在寫比特幣,再不出手,你恐怕要過氣了。灑家吹了吹剛剛從保溫杯裡倒出的枸杞水,抿了一口,嗯,我要說說區塊鏈。

同時最近幾天行情處在下行區間,就算說區塊鏈好壞也不會有鸚鵡學舌的即視感,哈哈。

區塊鏈江湖科普

哪怕區塊鏈毀天滅地仍有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2009年一位名為中本聰的神秘人發表了一篇名為《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提出了一種完全通過點對點技術實現的電子現金系統,它使得在線支付能夠直接由一方發起並支付給另外一方,中間不需要通過任何的金融機構,這標誌著比特幣的誕生。

實現比特幣這個東西的核心技術就是“區塊鏈”,當然,在中本聰白皮書裡頭最早並沒有出現blockchain(區塊鏈)這一稱謂,block,chain和transaction一道只是數據結構的一環,後來區塊鏈這一技術單獨被重視起來,就像給剛出生的嬰兒取名字,業界就把比特幣背後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block)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鏈式(chain)數據結構稱為區塊鏈(blockchain)。

概念上來講,先有比特幣的設想,後有區塊鏈,但是從概念變成現實的過程,是先有區塊鏈這一技術才使得比特幣得以實現,比特幣只是區塊鏈的第一個應用。

近兩年來,尤其是2017年,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項目風起雲湧,區塊鏈技術“脫幣”謀求更多更廣泛的應用已成趨勢。

圍繞著區塊鏈,當下主要有三股勢力——

專注於炒加密數字貨幣,甚至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籌資(簡稱ICO)的人群,天天討論BTC,BCH,ETH以及各種山寨幣的主要就是這波人,俗稱

幣圈

哪怕區塊鏈毀天滅地仍有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礦機隨著幣市行情大漲S9實時現貨報價已經超過3W+

專注於“挖礦”的“礦工”,大部分來自 IT行業。隨著挖礦的人劇增,挖礦成了一門專業的手藝,個人電腦都可以挖礦的時代一去不返,沒有高算力的專業服務器這瓷器活一般人是幹不來了,作為食物鏈頂端的一批人“躺賺”是他們的口頭禪,這就是傳說中的礦圈

鏈圈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應用,目前很多企業都開始探索區塊鏈在各自業務場景的價值,股票市場隔三差五露頭的妖股十有八九都跟區塊鏈概念有關,這一支跟現實世界衝突不大日後會成名正言順的主流。

各圈並沒有很明確的界限,就像做網賺,自媒體、淘寶客、微商隨你選,甚至比一般的圈子之間聯繫更緊密,當中有一條線貫穿這三者,那就是代幣(token),這是區塊鏈的發動機是最核心的激勵機制,幣圈炒的是代幣,礦工挖的是代幣,鏈圈要成事也得搗鼓出代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資源和稟賦,各自開花。(每一個圈子都有各自掘金點,以後單獨寫一篇)

最後灑家想表達的是外行才咋咋呼呼只知道拿比特幣說事,經過近10年的發展圍繞區塊鏈早已形成了層次豐富的生態系統

當下區塊鏈江湖最穩的生意

區塊鏈當下的熱鬧勁用烈火烹油形容絲毫不過分,不少膽小鬼和外行都開始咋呼泡沫了就可見一斑。

玩互聯網的都知道,做項目只要搞定產品、流量、信任,妥妥轉化爆表發橫財,千百營銷套路大半都在解決信任問題,而區塊鏈極有可能為信任提供一種終極解決方案,正是這份靠譜才讓各色數字貨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單單衝解決信任這一點,它的價值就無法估量。任何一個商業項目都需要信任加持,其中不少就能用上區塊鏈這個插件,當下區塊鏈用超級風口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另一個當下大風口AI,一般人只有適應的份,全部都是大玩家的地盤,技術、數據、資金沒一個省油的燈。區塊鏈就可愛多了,它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將所有人納入價值網絡,天然地給了普通人眾多機會入口。

作為一個堅定的自由意志主義者,對區塊鏈一直視若珍寶,潛伏許久,連說都不捨得說,唱空的大部分人都沒有對區塊鏈進行深入瞭解和理解或者說他們缺乏理解的能力。

但關注本號的有福了,後續灑家抽空剝一剝蒜,讓各位看看好東西,今天挑個大夥都看得懂的板塊來講。

話說上半年大把人還在驚豔自媒體年入100萬的梗,下半年一枚曾經幾毛錢的比特幣賣到CNY10w以上,人都要癲狂了起來——賺他一個億,不就是當年買它1000個比特幣嗎?

以太坊ETH也從幾塊漲到了CNY近一萬,人們不禁浮想聯翩,誰會是下一個BTC,ETH?

哪怕區塊鏈毀天滅地仍有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哪怕區塊鏈毀天滅地仍有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是號稱真正比特幣的BCH?還是李笑來站臺號稱區塊鏈3.0的EOS?

不少人展開憧憬,私下把自己的小目標改成了一個億。

灑家比較認同這種在風口面前敢於拼命的做派,畢竟在風險可控用幾毛錢博一幣一別墅的前提下,過錯是一時的遺憾,錯過是一輩子的遺憾。

同時另一個穩賺不賠的領域顯露出來——

當人們突然發現,自己離天文數字般的財富竟然如此之近,大把教人賺錢的公眾號都沒人看了,一年賺個百把萬索然無味,市場對區塊鏈相關尤其是幣圈的內容充滿了飢渴。

之前大批過氣的忽悠型寫手,自打重新給自己貼上了區塊鏈的標籤後,哪怕是把中本聰的白皮書謄了一遍也斬獲了不俗的閱讀量。

幣圈和鏈圈一批賬號閱讀量紛紛破萬,熱度甚至超過了房地產板塊,大有當年股票市場各類KOL的體量,這在細分垂直行業十分罕見。

要達到這種盛況,有兩個基礎要件,首先是行業門檻低玩家眾多,其次行業來錢多來錢狠,人才捨得夙興夜寐砸時間消費行業相關內容。

區塊鏈跟股票市場一樣,這兩方面因素結合的很好。

玩家數量眾多,又不缺暴富神話,同時行業技能樹十分豐富,作為新事物行業動態層出不窮,不至於三兩篇文章就寫完。

區塊鏈太火了,讓很多曾經驕傲的圈子都黯然失色,一天擼10000塊的自媒體“大咖”在幣圈造富神話面前跟鑽石礦主跟前捧著玻璃珠嘚瑟的小屁孩沒啥兩樣。

從做項目的角度,且不論區塊鏈最終好不好使,單單當下蓄起的這滔天流量,就夠讓人流口水了。

佔領區塊鏈各個分支的山頭,輸出內容塑造個人品牌成為KOL,販賣知識,販賣信仰是當下最穩的生意。“李首富”一個定價199塊的專欄在得到賣了近20W份已經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區塊鏈+自媒體+內容變現,完美~

擼來的現金流也可以再投入區塊鏈相關的項目,可謂一箭多雕,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項目,就算日後幣圈鏈圈毀天滅地也不餓不著這批人。

最重要的是,聚起一撥人簡直太恐怖了,幹啥項目都會腳底生風。

灑家老早就在私享會就透露過自己在區塊鏈領域相關項目的佈局,幣圈、鏈圈、礦圈均有涉獵甚至深度參與,自己社群裡頭也不少兄弟開始搞這塊,索性也不藏著掖著了,日後俺會多寫點區塊鏈相關的東西,從堅定的自由意志主義者角度,你可以看到更原汁原味更露骨透徹的解讀。

哎呀,末了,有個小感悟分享給大家——

網上賴著,天下但凡有大點風吹草動都漏不了,電商、自媒體、微商、炒房、比特幣……網絡玩家殺入任何一個風口行業都是降維打擊。

揣上營銷手藝,攥著粉絲,發財就會成確定性事件而非只能指望撞大運。

感謝互聯網、感謝營銷、感謝朝氣蓬勃的區塊鏈~

------

文/徐戈,網絡營銷魔法師,互聯網項目操盤手,多名大V幕後運營策劃推手。更多猛料文章參見微信公眾號:daai1024,老徐有話說。微博@徐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