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浏览器被指虚假宣传

红芯浏览器被指虚假宣传

红芯浏览器曾在官网宣称自己为“国产”浏览器。资料图

法治周末记者 刘嘉

“打破美国垄断”“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浏览器内核”……近日,一家名为红芯的公司打出了这样一串宣传语,一时间,让国内关注科技圈的网友振奋不已。

不过,很快就有用户从其安装包里解压出了与谷歌Chrome浏览器一样的文件,甚至包括了Chrome浏览器的图标、版本号等。一时间,剧情快速反转,红芯时代又成为了网友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专家认为,红芯只是在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功能,而且改动的幅度很小,甚至许多说明文档等文件都没变,根本算不上自主创新的浏览器内核,其涉嫌虚假宣传。

“自主创新”引质疑

红芯浏览器官网显示,其运营公司主体为美通云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10日,6月,公司更名为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芯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本峰。

8月15日,红芯公司宣布完成2.5亿元C轮系列融资,投资方除了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户外,晨兴资本、达晨创投、IDG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跟投。

据媒体报道显示,在宣布完成融资同时,红芯公司还宣称公司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坚持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红芯浏览器具备核心技术,并推出了世界第五颗也是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红芯Redcore”。

但随后,部分用户下载红芯浏览器安装包解压后发现,解压获得的都是谷歌浏览器Chrome文件,这也是Chrome最后一个支持Windows XP系统的版本。

这一发现让不少网友心生疑惑,红芯明明是一个通过谷歌浏览器内核进行二次开发的浏览器,怎么能叫“自主研发”“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呢”?甚至有网友吐槽道:这实质上就是“谷歌浏览器换了层皮”。

对此,8月16日,红芯公司联合创始人高婧在采访时表示,红芯浏览器包含Chrome,但并非抄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但这一番解释,却未能彻底打消网友们的质疑之声。

8月17日,红芯公司在其官网发布致歉信承认,红芯浏览器内核Redcore是基于国际通用的开源Chromium(Chromium是谷歌chrome浏览器背后的引擎,旨在创建一个安全、稳定、快速的通用浏览器)内核架构进行的改造和创新,这一点在前期宣传过程中没有明确提及,误导部分读者认为我们从零开始研发了浏览器内核。

“红芯在近期的融资宣传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给公众带来了误导,这一点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红芯公司在致歉信中说。

8月20日,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此前,红芯公司官网页面打出的“红芯国产浏览器”宣传语改为“红芯企业浏览器”。

涉嫌虚假宣传

据了解,目前,全球有四大浏览器内核,分别是微软IE浏览器内核Trident、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Blink、苹果Safari内核Webkit、火狐浏览器内核Gecko。

事实上,国内不少浏览器产品都是基于上述浏览器内核开发,但一般也会标注是基于哪种内核开发,例如,360安全浏览器是基于IE和Chrome双内核的浏览器、搜狗高速浏览器是基于谷歌chromium内核开发而成……但红芯公司最初却没有标注其基于国际通用的开源Chromium内核架构进行的改造和创新。

不少业内人士将此次事件与几年前的汉芯事件相提并论。2003年,“汉芯一号”诞生,研发者声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后经调查,其实为当事人把从美国买来的芯片原标志磨掉,加上自己的标识而成。而研发者却籍此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国家对科研领域的自主研发非常重视,也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很多网友之所以对红芯产生不满和质疑,主要是担心这家企业通过过度宣传创新,骗取国家相关资金支持。

不过,陈本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他们不是要骗什么国家资金,“我们没有拿过国家的钱,我们的客户都是企业用户,并没有特别强调政府用户”。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高级合伙人邹晓晨表示,企业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但也不能将其说成完全自主研发的成果。从目前报道的情况看,红芯公司只是将谷歌chromium内核简单地改了一下,但是包括参数、接口等核心内容却没有变,只是改个名字、外观,然后就宣称这是国产自主研发的浏览器,这是件很过分的事情。该行为可能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涉嫌虚假宣传,可能会被有关部门处以罚款。

此外,邹晓晨认为,如果红芯面向市场销售了该产品,则还涉嫌不正当竞争。

邹晓晨认为,目前,企业完全自主开发一款浏览器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从时间上、成本上来讲,投入都非常大。此外,自主创新还要考虑到系统兼容性的问题,因此,是否有必要完全从底层技术开始进行研发,企业需要进行斟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