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爲何怒目

佛弟子:師父,在佛教造像中,我們常常看到慈眉善目的菩薩像,讓人心生歡喜,也會看到面目猙獰的怒目金剛,為啥同是菩薩,風格差異這麼大?

師父:通常,人們會躲避怒目金剛,喜歡低眉菩薩,其實這兩者都是救度我們的佛菩薩“因材施教”展現的不同外相。每個人的根機不同,教化的方式也不同,二者的本質都是慈悲,都是為了所教化的對象。慈眉善目的菩薩是菩薩,怒目金剛何嘗不是是慈悲無量的菩薩?我們要把自己作病人想,善知識作醫生想,既能接受低眉的菩薩,也不抗拒怒目的金剛。

金剛為何怒目

金剛為何怒目,這背後的緣由你不能不知道!

很多人會有疑問:佛教常說眾生平等,那麼普度眾生不是應該都像佛菩薩那樣慈悲心腸嗎,為什麼還需要金剛怒目?

六道眾生,並非只有“善”,菩薩用慈悲去普度“善”,而對於“惡”,像需要金剛的“惡”。

《大般涅槃經》第三卷中,少年迦葉菩薩和佛曾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昔十五日僧布薩時,曾於受具清淨眾中有一童子,不善修習身口意業,在屏隈處盜聽說戒,密跡力士承佛神力,以金剛杵碎之如塵。世尊,是金剛神極成暴惡,乃能斷是童子命根,云何如來視諸眾生同於子想如羅睺羅?”

佛告迦葉:“汝今不應作如是言。是童子者,即是化人,非真實也。為欲驅遣破戒毀法,令出眾故。金剛密跡亦是化耳。迦葉,毀謗正法及一闡提,或有殺生,乃至邪見及故犯禁,我於是等悉生悲心同於子想如羅睺羅。

用最通俗地講,可以把金剛視為執法者,社會有規則、更有法律,而金剛便猶如那執法的警察,清理一切破壞規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