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初級職稱|必看!存貨計價四種方法小精講!

會計初級職稱|必看!存貨計價四種方法小精講!

存貨計價方法

★個別計價法:要求具體存貨項目具有明顯的標誌,而且數量不多、價值較大,如大件、貴重的物品。

★先進先出法:簡單一點說就是先購進的先發出

【例題】

企業採用先進先進法計算發出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100元;2月10日購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110元;2月15日發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庫存甲材料的實際成本為()元

【大貓解析】

期末餘額=期初餘額+本期增加-本期減少

(200×100+300×110)-(200×100+200×110)=11000元

先進先出法:採購成本在物價持續上漲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於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

甲公司2017年9月1日結存A商品10件,單位成本5000元,於9月3日又購入A商品8件,單位成本為5200元,9月5日發出A商品7件,於9月6日購入A商品15件,單位成本為6000元,於9月15日發出A商品20件,假設甲公司9月份再無其他業務發生,且甲公司只有一種存貨,則發出存貨的成本為多少元?9月末結存的存貨成本為多少元?

會計初級職稱|必看!存貨計價四種方法小精講!

先給大家把公式列舉出來哦~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貨的實際成本+∑(當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當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當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當月發出存貨成本=當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當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存貨平均單位成本=(10×5000+8×5200+15×6000)÷(10+8+15)≈5503.03(元/件)

當月發出存貨成本=(20+7)×5503.03=148518.81(元)

當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10×5000+8×5200+15×6000)-148518.81=33018.19(元)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計算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有利於簡化成本計算工作,但由於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以及金額),因此不利於存貨成本的日常管理與控制。

★移動加權平均

甲公司2017年9月1日結存A商品10件,單位成本5000元,於9月3日又購入A商品8件,單位成本為5200元,9月5日發出A商品7件,於9月6日購入A商品15件,單位成本為6000元,於9月15日發出A商品20件,假設甲公司9月份再無其他業務發生,且甲公司只有一種存貨,則發出存貨的成本為多少元?9月末結存的存貨成本為多少元?

會計初級職稱|必看!存貨計價四種方法小精講!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

“移動加權平均法”就是買一次算一次單價

9月3日存貨單位成本=(10×5000+8×5200)÷10+8≈5088.89(元/件)

9月5日發出存貨的成本=7×5088.89=35622.23(元)

9月5日結存材料成本=10×5000+8×5200-35622.23=55977.77(元)

9月6日存貨單位成本=(55977.77+15×6000)÷(11+15)≈5614.53(元/件)

實際成本法下原材料的賬務處理

賬務處理:

(1)購入材料

借:原材倆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材料:

已驗收入庫→原材料

尚未驗收入庫→在途物資

☆貨款:

尚未支付→應付賬款、應付票據

已經支付→銀行存款、預付賬款

☆購入材料應繳納的增值稅:

收到增值稅扣稅憑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未收到增值稅扣稅憑證→不確認增值稅進項稅額

會計初級職稱|必看!存貨計價四種方法小精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