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套路,割韭菜,這家普洱茶被指金融傳銷?誰會是下一根韭菜?

近日,有茶友大膽指出,大益普洱茶是金融炒作,收割韭菜的老把戲,早已不是改制前的那個大益了。其中,主要以“軒轅號”、“千羽孔雀”這兩款具有金融屬性的產品為例子,作者用犀利的筆調,指出了大益金融炒作遊戲中的諸多弊病與內幕,引起了茶友們的強烈反響。下文中,筆者整理了多位茶友的觀點和看法,以饗讀者。

玩套路,割韭菜,這家普洱茶被指金融傳銷?誰會是下一根韭菜?

大益軒轅號

玩套路,割韭菜,這家普洱茶被指金融傳銷?誰會是下一根韭菜?

大益軒轅號

ps:

“軒轅號”:2017年10月,大益“軒轅號”上市,2800件,42噸;一件15公斤,42餅。出廠價為每件3萬,共117600餅,出廠貨值8400萬人民幣。2018年8月,東和茶葉網上價格為17.6萬一件,收盤貨值近5億人民幣。

“千羽孔雀”:在市場上還未正式發佈流通實物的情況下,大益茶品“千羽孔雀”於廣州芳村與昆明等各大茶市虛空上市,價格一件(42餅)從4.8萬飆升至7.5萬。(引自石一龍公號)

玩套路,割韭菜,這家普洱茶被指金融傳銷?誰會是下一根韭菜?

大益千羽孔雀

@蓮心館主

大益既是普洱茶中扛鼎之柱,也是普洱茶愛好者心中的豐碑。作為一家這種背景的茶企,沒有立志於帶領中國普洱茶抱團抗擊立頓之流,未能為普洱茶學術、文化正本清源,卻將茶友當韭菜般收割利益,大益的行業擔當和社會責任何在?良心何安?

@瞿逢

2012年大益腰砍加盟店,腰砍整箱價格的時候,他們啟動了“鳳凰計劃”,鳳凰計劃最後變成了“脫了毛的雞計劃”。大益是了不起的,畢竟曾經撐起普洱茶的半壁多江山,引領朝流,豎起行業標杆,掀起茶界輿論話題,為中國茶行業的發展起到基墊作用。

“千羽孔雀”是典型的金融傳銷,由莊家,炒家,下家,七人團伙,八級組團模式進行金融傳銷,孔雀茶只是個金融載體而已。

大益茶在內在炒作模式上和大圓茶交易一個原理,大圓是因為不出貨變成非法金融交易而約淡整改,大益茶是按件走貨不開箱只在經銷商圈子和經銷商搖唇鼓舌投資型客戶之間玩現金遊戲。

至少,大益至少正在走“有大益”到“有大害”之路。離開茶本質消耗的客觀規律風不可長,行業標杆,實業報國的企業家,熱衷於玩金融槓桿疊加,玩資本擊鼓傳花,大益的標杆旗幟,總會如梁山泊“替天行道“在下一個招安出發前而折戟沉沙。

@香茗雅苑家斌

我做為勐海普洱茶鄉,茶農的兒子,從2000年大益茶廠開始改制,到2004年改制成功以來,改制以後的“大益”茶就不願意喝了!原因不說也罷,大益茶廠現在勐海縣茶企業中是上繳稅收最多的茶企業,我想,做為知名茶企業,要在如何生產:質優、安全、生態、健康的普洱茶上!

玩套路,割韭菜,這家普洱茶被指金融傳銷?誰會是下一根韭菜?

@海哥

大益賣的不是茶,賣的是印刷精美的棉紙,而我看見的,是一朵美麗的鬱金香。

zjl@²⁰¹⁸

大益茶都是玩套路,割韭菜,大益金融頭腦確實佩服,下面一些二手確實沒有道德底線,連哄帶騙把你腰包掏空還自認牛X,不知道怎麼死!

@點蒼山人

大益本來就是“非生活必需品”!不喝又不會死!錢多、人聰明的可以玩!

@雲南•漠之尚

誰是下一根韭菜?茶亦非茶,人性以貪婪為本時,離重生也就不遠啦……

@未來

普洱茶是用來喝的,大益是用來炒的,軒轅號是專門《殺青》的,一龍是來爆雷的。(指石一龍,因其批判了大益的“軒轅號”乃金融炒作割韭菜的產品,脫離了喝茶的本質。)

@老楊

炒作也應該算中國特色,就拿茶來說,不用說普洱、黑茶以老為榮,鐵觀音有老鐵,就連綠茶都有什麼老綠!本來是入口的飲料而已,非得賦予它那麼多的金融特質,不炒作,勿寧死!

@崔懷剛

茶是食品,需要被喝掉,這是常識; 做茶有付出,為勞動定價,這是本分; 市場蛋糕有限,你拿太多,剩的就少了,取之有度; 對商業本質,要懷敬畏之心,方可長久。

玩套路,割韭菜,這家普洱茶被指金融傳銷?誰會是下一根韭菜?

@香茗雅苑家斌

做為土生土長的勐海人,忍不住想留言,評論幾句!我自己家採摘的生態茶,從我幼小的時候就都賣給大益茶廠,70、80年代,勐海農村生活貧困,讀小學3年級的時候,我已經會上茶山採茶,當時一公斤一級鮮葉(一芽一葉)的收購價,記得是1.2元!一家5口人採一天,也就賣10多元,雖然日子清苦,讀書,買新衣服,買筆等全靠賣茶葉!而且當時大益茶廠都付現金。現在大益茶廠,在勐海縣茶葉企業裡是上繳稅收最高的茶廠!茶可品、可藏、可“炒作”,我想作為消費者應該理性面對,茶企業也要在品質上把好“安全”關,讓大眾的普洱茶愛好者都能喝一杯乾淨、放心的良心茶,讓普洱茶的生命力更加久遠!

@山朝永@

傾巢之下焉有完卵,證券市場一地雞毛,普洱茶市場一地韭菜苗……

@南•漠之尚

企業也好,個人也罷,能做到無利不起早便是時代的楷模了,任何時代,正的永遠歪不了 但還是多習古人【身正不怕影子歪】的常理吧。

@慧茗軒

一個還停留在圖紙上的小區,整天喊自己是高端社區——這種在房地產上用爛的套路被茶界照搬了!有些讚美的言語在別人嘴裡說出來是對你的肯定,從自己嘴裡說出來就成笑話了!

玩套路,割韭菜,這家普洱茶被指金融傳銷?誰會是下一根韭菜?

@火焰

地王的商業邏輯,中國普洱茶市場是否需要。從經濟的角度來說,也是一類。 有供需,有流動性,有盈利預期以及相應的規模也就有了附加金融要素的空間。 通脹的大背景,商業結構中的不同級別,難以用一個簡單的目的去衡量。 飲,炒,藏,各取所需,可不必在意。

*本文整理自茶有留言。觀點僅限交流,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