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得草」的來歷

豫劇表演藝術家牛得草,1933年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小時候他從師豫劇名醜李小需,專攻醜行,可那時他連個名字也沒有。大家管他叫“小牛”。後來團裡一位老藝人為他取名“俊國”,並說:“振興國家就靠你們這一代了!”

“牛得草”的來歷

解放初期,牛俊國的丑角藝術已頗具特色。1950年曾在河南省匯演中獲得角色創造獎,開封的一些老戲迷都愛看他的戲。其中有一位老人叫李春芳,看完戲後常常到後臺找牛俊國聊天,兩人成了忘年交。一天,李春芳對牛俊國說:“你丑角演得好,可惜名字不風趣,也不好記。大凡名演員都有個好藝名,如梅蘭芳、蓋叫天等。”牛俊國也有同感,他說:“牛俊國這名字是不怎麼樣,尤其是在別人叫我時,如果吐音不準或咬字不真,或是聽不清楚,就成了‘牛進鍋’了,丑牛如果進到鍋裡,不就成了煮熟的五香醬牛肉了嗎?總感覺很不吉利。”而且,俊國這名字與牛先生的演藝職業及他的“小花臉”行當也不對路。李春芳老人表示要為牛俊國改個藝名。他是一個滿腹經綸的清末秀才,回家後,老人翻了一摞古書和字典,終於想出了個好名字。第二天,他找到牛俊國侃侃而談:起名要因姓而宜。姓侯的有叫侯得山的,猴子得了山,便可以攀登跳躍,自由玩耍。還有叫侯寶林的,美猴王如果得了果林,就如同得到了風水寶地,便可以有美味可口的鮮果子吃。姓於的有叫於得水的,魚兒得了水,就可以自在暢遊。姓朱的有叫朱得康的,豬如果得了糠,就可以膘肥體胖。姓馬的有叫馬得料的,馬要是能夠得到營養豐富的好飼料吃,便可以身強力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你姓牛,牛兒如果能夠得到最喜歡吃的青草,便可以越吃越胖,力大無比,負重勁行,辛勤耕作,萬事如意,韌力無盡,事業有成了。我看你應該叫牛得草。

“牛得草”的來歷

牛俊國聽了非常高興,他說:“老李給我取的這個名字,既幽默,又吉利,而且還頗有‘丑角’演員風趣滑稽個性特徵的深刻含義。如今解放了。我從一個要飯孩子和被人看作‘戲子’的窮藝人,成了人民的演員,是黨把我從地獄裡解放出來,重見天日,有吃有穿,不正是小牛得到了青草嗎?太好啦!”

“牛得草”的來歷

從此,牛俊國的藝名便改為牛得草,字“清泉”,號“料足”,別號“飲水”。牛得草還有個小名叫小林,牛吃飽喝足後,還可以臥到茂密的樹林裡,美美的休息。牛得草,草、料、水、林俱全,只等奮蹄耕作了。他在日記本上寫下了八個大字:“立志為牛,藝為人民”。

牛得草這藝名,既詼諧富於哲理,又好記,與他的丑角身份很合拍。從此,牛得草奮蹄耕耘,在電影《七品芝麻官》中飾演“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小芝麻官一舉成名,家喻戶曉,他的名字叫紅了中原大地。

(摘自:光明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