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典故 乞丐趕廟公

從前,城外有一間破廟,廟裡供有幾尊不知名的神靈,神像金身掉落,斑斑跡跡,讓人一見,不免有些蒼涼之感。廟裡香火調零,只有一位廟祝在這裡請修。

一天,廟祝外出化緣回廟,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倒在廟前.,廟祝上前扶起,看他是個乞丐,全身發熱,趕忙將他扶進廟內。幸好廟祝懂的幾味草藥,便到廟後採摘了一些青草煎水給乞丐服下。這廟祝的草藥還算靈驗,過了一個時辰,乞丐高燒已退,口中只喊肚子餓。廟祝又熬了些米湯讓他喝下。乞丐臉上漸漸有了生氣。他睜開眼睛看見廟祝,就從地上撐起,連連向廟祝道謝說:“我姓張,是此地要飯的花子,今天若不是師傅相救,我這條賤命可就休了。”廟祝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你又暈倒在廟前,我豈有不救之理,你就好好休息吧。”這張乞丐在廟裡一待就兩天,好像不想走。廟祝躊躇許久最後對乞丐說:“張花子,我廟裡糧食已斷,今天我要出去化緣,你身體已好也該回家了。”張花子望著廟祝,眼睛滴溜溜的說:“不忙,不忙,師傅,我看你一人寂寞無聊,不如我在這裡多陪你幾天,再說這化緣之事我可代勞,師傅但可放心。”說完,張花子便匆匆而去,廟祝望著他的身影搖了搖頭。

過了半晌,張花子帶著四個乞丐來到廟裡,一見廟祝便跪拜在地說:“多謝師傅救了老張的性命。”張花子說:“師傅,這幾個都是我的難兄難弟,今天聽說師傅救了我,非要前來拜謝。””廟祝說:“舉手之勞,何必客氣。”張花子向廟祝遞過半袋米說:“師傅,這是我們化來的半袋米,可暫解決數日,你且收下。.”.廟祝推開米袋連連說:“這萬萬不可,你們本是靠行乞渡日,自己有上頓沒下頓的,我怎能收你們的米。”張花子說:“師傅救我一命,別說這半袋米,就是我這條命也是你的,何況我還有一事相求。”廟祝望著張花子的神態,心裡有些犯疑地問:“何事?”張花子說:“師傅,我們叫花子每天走街串巷行乞,晚上斷壁殘牆棲身,若遇雷雨風雪,實在無處安身。我看你一人日對神靈,晚對青燈,實在寂寞無聊,不如我們幾個暫住此地可與師傅為伴,還望師傅應允。”廟祝一聽大驚失色,心想這張花子居然不懷好意,便拒絕的說:“這萬萬不可,此地乃供奉神靈聖地,也是本人修心悟道之所,你們五人擠在廟內成何體統?你們擠在這裡那些善男信女又怎敢來廟朝拜。張花子說:“師傅,我們實在沒有居住之所,你就可憐可憐我們吧。”說完,眼睛朝幾個乞丐一眨,那四個乞丐就把破席爛被往牆角一放,然後對著廟祝百般懇求:“師傅,你就收留下我們吧。”廟祝望著五人,心想:自己好心救人,如今卻遇到一群無賴。只好長長嘆了口氣。

張花子五人不管廟祝是否應允,便在廟裡住了下來。這些乞丐邋遢成性,每兲睡到日上三竿。起來地上的稻草又亂成一團,把廟裡弄的凌亂不堪。令人作嘔的是,這些乞丐們每天在廟前廟後大小便,弄的狼籍一片,臭氣沖天。廟祝實在忍不住了,他生氣的指責張花子說:”你看你們剛來十來天,把廟裡弄的如此胺髒,臭氣熏天,這裡是供奉神靈之地,你們如此褻瀆神靈,難道就不怕報應。“張花子笑嘻嘻的說:”師傅,我們都落到這種地步了,還怕什麼報應。“廟祝不禁怒火三丈,指著張花子說:”你們既是不聽教化,就請速速離開,不要妨礙我的清修。“張花子不緊不慢的說:”師傅,你這樣說就不對了,這廟是公有的,你住的,我們也住的,你若怕我們妨礙你修練,可到深山老林去。“”你,“廟祝氣的說不出話,但面對這些無賴,只好搖了搖頭,連嘆幾口氣。

這些叫花子似乎蓄意搗亂,他們每天把乞來的錢買酒來喝,每到晚上就高聲划拳,酒氣熏天。廟祝被吵的睡不著覺。雖然幾次指責,但這些叫花子不但不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廟祝實在無法承受,覺的如此下去自己非瘋了不可。廟祝決定離開這群無賴。一天,廟祝對張花子說:”我真後悔那天救了你,你不思報恩,還蓄意霸佔廟宇,褻瀆神靈,你們這是鳩佔鵲巢,乞丐趕廟公。今天我將遂你心願,棄廟遠走,看看你們良心何在?“說完,廟祝便揚長而去。後來,人們把這種用受人恩惠不思報恩,反而利用非法手段霸佔或侵犯他人利益的行為都泛稱為乞丐趕廟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